原纳入麾下;接着又吞并天竺、罗刹,威名早已远扬四方,令无数国家闻风丧胆。与之相比,自己的西夏小国,简直如同蝼蚁一般渺小,不堪一击。然而,要他不做任何抵抗,就拱手让出祖宗辛苦打下的基业,实在是心有不甘,难以接受。祖宗的英灵仿佛在他耳边低语,提醒着他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主战派大臣率先挺身而出,怒目圆睁,大声疾呼道:“我西夏虽国小力微,可国人皆有铮铮铁骨,怎能不战而降,遭受这般屈辱!陛下,应当立即整军备战,召集全国将士,与那华夏龙国决一死战。即便最终战败,我们也能死得壮烈,死得其所,不枉为西夏的子民!我们西夏的勇士们,绝不会向侵略者低头!”他的声音激昂慷慨,充满了热血与斗志,朝堂上的一些年轻将领也被他的话语感染,纷纷附和,士气一时间高涨起来。
主和派大臣则满脸忧虑,急忙上前劝阻:“陛下,切不可冲动行事啊!华夏龙国与我国实力相差悬殊,我们与之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为了西夏万千百姓的性命着想,还是归附为上策。或许如此还能求得一线生机,保住我西夏的血脉传承。若贸然开战,百姓必将生灵涂炭,我们又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和天下子民?”主和派大臣言辞恳切,声泪俱下,朝堂上一些年长的官员也微微点头,面露赞同之色。
朝堂之上,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执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主战派认为尊严不可辱,必须为国家的荣誉而战;主和派则强调百姓的安危,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归附,避免生灵涂炭。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论声回荡在朝堂之上。西夏国君则陷入了两难的艰难抉择之中。若选择迎战,胜算实在渺茫,恐怕会将整个国家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若选择投降,又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况且也不知归附之后,华夏龙国是否真能信守承诺,保全国人。他的内心十分纠结,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而在华夏龙国这边,李炎早已开始着手周密部署,以应对西夏的各种情况。若西夏选择投降,他计划派遣一批经验老到、能力出众的官员入驻西夏。这些官员个个都是治理地方的能手,他们将对西夏进行全面的改革与整合,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发展,从文化教育到社会民生,事无巨细,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