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死存亡的事务外,其他一切事务暂且搁置。他亲自带领下属,对朝廷的各项开支进行详细的梳理,从官员的俸禄到宫廷的日常开销,每一项都不放过。他仔细审查每一笔账目,发现宫廷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一些不必要的宴会和赏赐耗费了大量的钱财。于是,他上书皇帝,建议减少这些开支,将资金用于国家的建设和防御,言辞恳切,情真意切。
在担任婺州知州期间,他心系百姓。当时,朝廷想要恢复崇宁时期不合理的罗贡数量,这无疑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王居正得知后,坚决反对,他上书朝廷详细陈述“五不可”的理由。他在奏章中言辞恳切,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恢复罗贡数量对百姓生活的严重影响。他指出,崇宁时期的罗贡数量远远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导致许多百姓生活困苦,甚至家破人亡,百姓们在沉重的赋税下苦苦挣扎,民不聊生。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朝廷下诏按照建炎年间较为合理的数量执行,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他还为百姓请命,制止了漕司采购御炭时那些荒唐的要求,如必须是胡桃纹、鹁鸽色等。他亲自到漕司衙门,与官员据理力争,义正言辞地表达百姓的诉求,为百姓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切实维护了百姓的利益。此外,王居正还在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着有《书辨学》十三卷、《诗辨学》二十卷、《周礼辨学》五卷、《辨学外集》一卷等多部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李炎看来,祖父李纲虽被罢官,但威望仍在,他的精神和理念如同明灯,照亮着家族前行的道路;父亲李纶在朝廷的周旋,为家族撑起了一片天;大哥李珏积累的人脉,是家族在官场中的重要助力;姐夫王居正的刚正与才能,更是家族的宝贵财富。他们都是他在这个全新世界中可以依靠与借助的重要力量。他深知这个家族曾经经历的辉煌与如今可能面临的危机,那些家族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仿佛就在眼前,而家族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雨也让他倍感压力。他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能让这个家族重蹈上一世家破人亡的悲惨覆辙。他要凭借自己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知识与智慧,与这些亲人携手,共同守护家族。
同时李炎想起了抗金名将岳飞,按时间轨迹岳飞应该已经建立了岳家军。现在是1138年秦桧已当上丞相,局势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