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穿过来那么久了,可是有些事情赵春兰还是没办法共情,什么父母,在不分家,这在她看来这日子就不是这么过的。
在赵家待了一上午,陈香芹的情绪好了许多,甚至中午吃午饭的时候,鼓起勇气和家里人说了自己的看法。
本以为要少不了她娘的一顿臭骂,但没想到她娘竟是第一个同意分家的,并且举双手双脚赞成。只不过分出去的不是她,而是她哥。
“爹娘,你们想啊,这孝文分出去,买了良籍,就可以参加科考了,若是高中了,这不是光耀门楣的好事吗?他这是分出去,又不是断亲了!”
吴巧本来觉得自己的状元娘梦要破碎了,想不到上天虽然关上了一扇门,这不是还留着一扇窗吗?
他们家几百两的银子拿不出来,五十两的银子攒上个一两年还真能攒得出来,不都不用一两年,没准再攒上半年就够了!
家里的嚼用地里产的就够,卖鱼和辣椒也挣了不少,孝文的工钱一直都是上交婆婆的,虽然才上工半年多,也有八两银子了。
婆婆攒了多少钱她不知道,但是她估摸着应该不会少于四十两。清河县的糖价没有以前在下潭县值钱,但也有十文一斤,他们家今年种了十亩的糖蔗呢!按往年的产糖量,每亩绝对不低于三百斤。[参考《潮州志·实业志·农业》,清朝时据汕头海关统计,土种竹蔗的每亩产糖量为三百至四百斤]
光这糖蔗的进账怎么都有三十两,加上卖鱼和卖辣椒的收入就算去掉抵税的银钱,吴巧觉得自己还是算的保守了。
那辣椒他们卖给赵家才五文钱一斤,前几日她进城,发现其他酒楼给了十文一斤呢!真是卖亏了!可是现在哪里还有什么辣椒啊,早就过季了,没准那丫头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低价收了他们的囤货呢!心可真够黑的!
亏她当初差点松口让文哥儿娶了她呢!不过好在如今有了别的路子了,不用靠娶亲文哥儿照样可以弄到良籍,她的文哥儿可是状元郎的命,自然该配的是官家小姐。
前几日那丫头借口来买药,也不知道使了什么狐媚劲儿,自家儿子就这么巴巴的跟着出去了。她赵春兰还没那个命,不该她惦记的就别惦记,看来以后她得看紧些,可别让人穿了空子,影响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