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那个……”李长水吞吞吐吐的,有些不好意思问出口。
“李叔,咋的啦?”
“春兰,我和你李叔商量了一下,就是想问问你,这工钱能不能用粮食抵给我们。”赵招娣怕赵春兰误会,又忙着解释道:“就按县里的粮价,我们这主要是没个车进城也不太方便。”
而且进城还得交两文钱的进城费!
“没事儿,没有就算了,我们问问其他人,再买上一些就是了,你家若是家里粮不够吃了,得赶紧备上一些,最近这粮价长得飞快呢!”
见赵春兰不说话,李长水以为是赵家今年收成不好,怕是粮食都不够吃的,毕竟一家子也没个大人,能种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工钱是两百九十三文,按市面上的价,谷子现在是六文钱一斤,这样吧,我给叔称够五十斤谷子,叔帮我磨一百斤谷子怎么样?”
上次磨的米快吃完了,磨米太费功夫了,虽然有骡子拉磨,但她这小胳膊小腿的,干那活是真的费劲。
原以为没希望的李长水赶紧应道:“成,成成成!”
六文钱一斤的谷子已经是前几天的价了,今天还不一定买得到呢!
因为赵春兰抬不动,谷子是李长水和赵招娣夫妻俩自己称的,她就负责看个秤。
谷子刚刚称好,做围墙的帮工就过来了。
在李家搬进新家的第三天,赵春兰又收获了一批木耳。
村里各家的木耳也陆陆续续地收获了,就在大家手里都有了余钱,想着今年终于可以过个好年时,塞北的风吹到了顺安府。
下潭县这个冬天终究还是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