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拿来银子之后,一伙人直接去了村里的祠堂,村里的祠堂原本只供奉刘氏家族的祖先,后来王氏家族和陈氏家族在下湾村落户之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左右两侧盖了两间较低的屋子,用于供奉其他两个姓氏的祖先,祠堂的前面是一个大院,平时村里有什么事都是到这里来商议。
在大家的见证下,刘广生书写了一份文书,双方签字画押。
村里识字的没几个人,所以大多数人都是选择按手印画押,当看到赵春兰在文书上签字时一个个都惊呆了。
“你识字?”刘广生震惊地看向赵春兰。
“我爹是童生。”
在记忆中原主爹是教过原主认字的,就是赵夏竹也都能书写自己的名字,只不过写出的字不咋地罢了,不过原主又没在别人面前写过,这倒也不怕露馅。
经她这么一提,大家才想起,还真是!
签好文书,赵春兰借着村里的笔墨又书写了一份借据,签好字,请刘广生作为证人签字,吹干之后交给陈家奶奶。知道老人家不识字,便将借据念了一遍。
“丫头,借给你一两便是一两,你不用还二两,还有这借据就不用了,我们家香芹丫头既信得过你,便说明你值得我们相信。”
“陈奶奶,我向来说话算话,这借据您也得收着,要不然这钱我也用的不安心不是?”
“你这孩子!”
“对了里正爷爷,咱们村可有会木工的匠人?我家正在山脚下,那竹门用着这几天都是提心吊胆的。”
一听小女娃左一句里正爷爷,右一句咱们村的,刘广生心里就是舒坦。
“有啊……”
还不等里正说完,陈天冬上前一步道:“你这孩子,门的事儿交给老爷子我好了,哪里需要麻烦到里正。”
“陈老弟,你还怕我抢你的生意不成?”刘广生拍着陈天冬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
“那就麻烦这位爷爷了,劳烦您先量一下尺寸,我会尽快凑足做门的银钱的。”
“你这丫头说的是什么话,就凭你和香芹丫头的交情,那银钱过年前结清就成。”陈天冬笑呵呵地说道。
陈香芹?这老头是陈家人?
“三爷爷,这可是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