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田里的水稻眼看着就要开始抽穗了,赵春兰又开始忙活起来。
村里的稻谷收割了之后一般都是集中拉到村里的晒坪进行脱粒晾晒的,整个村用来脱粒的石磙也就那么两个,光排队都有得排。
不过好在今年村里多了十几头牛,若是光靠人力拉动那就更不必说了,不过即使如此赵春兰也不想去和村里人挤。
下湾村有六十几户人家,晒坪统共也就不到三亩地那么宽,分到每户大概也就三十平米不到的地方。在稻谷晒干收回家之前,晚上还得抽出一个人来守夜。弄个打谷机,脱粒了直接晒在自家院子里不香吗?
赵春兰从九月初就开始捣鼓打谷机了,凭借着前世的记忆,花费了半个月才画出了设计图。
“三爷爷,你看这东西你能弄出来不?”
赵春兰拿着用木炭画出来又修改了无数次的设计图找到陈天冬。
好在设计图是画在麻布上,若是画在纸上,照她那修改频率纸早就烂得不成样了。
陈天冬接过图纸仔细查看起来,“是有些复杂,不过应该能做出来。丫头这是啥子东西啊?”
“我给它起名叫打谷机,用来给稻子脱粒的,我之前在我爹的一些杂书里看到些东西,就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捣鼓修改了很多次,也不知道成不成。”
一听到是用来给稻谷脱粒的,陈天冬再次认真查看起来,“丫头,你放心,只要图纸没有问题,就是不吃不喝不睡,我都给你弄出来!”
要是这东西真能给稻谷脱粒,那村里以后收割可不用再那么辛苦了,没准自己还能小赚一笔,不管成不成他都想试一试。
赵春兰想着那打谷机怎么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弄出来了没想到陈天冬给了她一个惊喜。
“丫头,你快试一试,看看成不成。”陈天冬刚进院门,就迫不及待地对赵春兰嚷道。这可是他花费了五天的时间才捣鼓出来的呢!
“叔,您做好了跟我说一声,我自己过去拉就成了,您怎么还亲自送过来了呢?”赵春兰赶紧迎上去,帮着将打谷机搬下牛车。
“我这不是着急想知道这玩意儿好不好使吗?”陈天冬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三爷爷,田里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