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脯:“跟着我学vr施工,以后去大城市,保底月薪2万起步!”
而在星宁建筑学院,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正在进行。3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经过系统培训,成为首批“数字建造师”。他们头戴vr头盔,在虚拟世界里完成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操作考核。其中一位52岁的老瓦工摘下设备,眼眶泛红:“我干了半辈子泥瓦匠,没想到临老还能在‘电脑里盖楼’。”
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普及,建筑行业的生态正在重构。传统建筑公司纷纷转型,某央企建筑集团斥资20亿引进星宁智能建造系统,裁员30却实现效率翻倍;建材市场上,预制建筑模块销量暴涨500,而红砖、水泥等传统材料无人问津。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正在模糊——偏远小镇的年轻人通过vr技术,也能参与一线城市的超级工程。
这天傍晚,沈浩然收到王建军发来的视频。画面里,阜安镇的街道张灯结彩,王建军的电器店门前摆着vr体验区,孩子们戴着设备“建造”自己的梦想家园。“沈总,多亏了你们的科技,我们这些泥腿子也能当‘城里人’!”王建军举着家乡特产,身后的智能广告牌自动切换着星宁的宣传语。
夜色渐浓,星宁集团的量子计算机仍在高速运转,为全球237个在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而在千万个小镇里,那些曾在工地上挥洒汗水的人们,正带着科技赋予的力量,在故土上书写新的传奇。当传统建筑思维彻底被虚拟建造取代,改变的不仅是建造方式,更是无数普通人的命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