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给合作学校,并派工程师团队进行安装调试。“以后你们的学生也能吃到自动烹饪的美食。”沈雅思展示着操作界面,“系统支持方言指令,就算是食堂阿姨也能轻松上手。”
在互动环节,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小林怯生生地举手:“姐姐,这些高科技设备,我们真的能用得起吗?”沈浩然恰好走进会场,他笑着回答:“教育公平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星宁集团将设立专项基金,为合作学校提供五年免费维护服务。”话音刚落,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傍晚时分,夕阳为校园镀上一层金色。传统学校的师生们围坐在智能食堂,品尝着机械臂制作的各地美食。李校长看着学生们兴奋的模样,若有所思地说:“这次参观让我明白,教育不该被硬件束缚。和星杭的合作,或许能为我们打开新的局面。”
当晚,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根据协议,两校将建立“双师课堂”,共享教师资源;星杭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每月向传统学校学生开放;甚至还计划推出“交换生”项目,让普通学校的学生也能体验未来校园的学习生活。
沈浩然在签约仪式上致辞:“教育不是孤岛,只有打破壁垒、共享资源,才能让更多孩子看到世界的广阔。”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合作学校的接入数据,代表着教育资源正跨越地域界限,流向每一个渴望知识的角落。
夜色渐深,传统学校的大巴缓缓驶离校园。学生们抱着星杭科技大学赠送的智能学习礼包,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见闻。而在星杭科技大学的实验室里,研发团队已经开始调试升级版的远程教学系统——他们知道,这只是教育革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可能等待着被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