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投影呈现,答题过程中,系统会实时分析思维活跃度和知识掌握程度。“这哪里是考试,简直像在玩科幻游戏!”一位来自广东的考生走出考场时感叹道。而监考老师手中的平板上,已生成每位考生的个性化评估报告,为后续的招生录取提供精准参考。
随着报考热度持续升温,网络上关于星杭科技大学的讨论愈发激烈。知乎上,“如何评价星杭科技大学的大专教育?”的话题收获数万点赞。一位匿名用户分享:“我表哥是星杭首届大专生,现在在星宁芯片部门工作,参与研发的项目估值过亿。学历从来不是限制,平台和机遇才是关键。”
在西南山区的土坯房里,18岁的周小芳蜷缩在烛光下复习。她通过星动app观看星杭科技大学的公开课,用树枝在地上演算数学题。当得知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学费全免+每月3000元补助”的政策时,她在日记里写道:“我一定要考上,去看看那个用科技改变命运的地方。”
6月25日,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星杭科技大学的招生热线被打爆,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成为焦点。令人意外的是,大专专业的竞争甚至比部分本科专业更激烈——在某些省份,其录取分数线超过了普通一本院校。“这说明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务实。”教育专家在新闻节目中点评,“星杭科技大学打破了‘大专不如本科’的传统认知,用就业质量和发展前景重新定义了职业教育。”
夜幕降临,星杭科技大学总部大楼的灯光照亮杭城的夜空。沈浩然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手机里不断刷新的录取数据。女儿沈雅思发来消息:“爸,今天好多新生咨询社团活动,他们眼里的期待,和我当年一模一样。”沈浩然回复:“因为我们在搭建一座桥,让每个有梦想的孩子,都能通向未来。”
此时,在阿宁、苏城和星城的分校建设工地上,起重机的轰鸣声仍在继续。不久后,这里将崛起三座充满科技感的智慧校园,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而那些在高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年轻人,正用千万支笔尖,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未来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