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招聘现场迎来一波特殊的求职者——星宁集团的工程师团队。“我们希望能跨界任教,把最前沿的技术实践带进课堂。”首席芯片设计师张伟亮说。最终,五名工程师被聘为客座教授,他们将开设“芯片制造实战”“量子加密技术应用”等课程。
夜幕降临,招聘大厅的灯光依旧明亮。工作人员统计数据时惊喜发现,单日收到简历超过5000份,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候选人、国际奥赛金牌教练。更令人振奋的是,有二十余位教师带着整个科研团队集体申请入职。
“这就是星杭的魅力。”沈浩然在晚餐时对家人说。餐桌上,智能厨房根据每个人的口味,端出了杭帮菜、川菜和粤菜。他指着窗外的星空,“当我们给予教师尊严与资源,他们就能点燃学生的无限可能。”
此时,新入职的教师们正在熟悉校园环境。心理学教授王敏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办公室配备了脑电波监测设备,能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艺术系的外教则在智能画室里,尝试用3d打印机将学生的创意转化为实体雕塑。
周末的星杭科技大学,在招聘热潮的喧嚣中,正悄然孕育着新的教育奇迹。当三万底薪的承诺与前沿科技的魅力相遇,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成为了教育梦想家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