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上午,星宁集团总裁办公室内,晨光透过88层的落地窗斜斜地洒在沈浩然的办公桌上。41岁的他身着深灰色手工西装,指尖在iphone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上轻轻滑动,屏幕上闪烁着用量子技术加密的跨国洗钱数据。这些被层层编码的信息,在普通设备上不过是乱码,但在星宁科技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前,却逐渐拼凑出一张庞大而复杂的犯罪网络。
“婉婷,帮我联系国际刑警组织的陈sir,就说我有新的线索。”沈浩然头也不抬地说道,身后传来高跟鞋轻叩地面的声音。婉婷将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放在他手边,目光扫过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你确定要用这些数据当诱饵?万一对方察觉是陷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沈浩然端起咖啡轻抿一口,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他们既然敢在星宁的地盘上动手,就该想到会有今天。墨菲定律说得好,‘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
说话间,他调出一个加密通讯界面,开始输入一段看似随意的代码。这是他专门为此次行动设计的“数字鱼钩”——一段伪装成洗钱数据的追踪程序,采用量子纠缠技术加密,一旦被对方接收,就能反向定位其服务器地址。
与此同时,在星宁科技的实验室里,沈雅思正带领团队进行着紧张的调试。19岁的她戴着黑框眼镜,专注地盯着全息投影中的量子加密模型。“加大算法的混淆度,让他们以为这是普通的加密文件。”她对身旁的学长说道,“另外,在数据里植入微型追踪器,记得用哲学系教授教的辩证思维,让追踪器在被检测到时自动分裂成多个节点。”
办公室内,沈浩然的电脑突然发出一声轻响——“鱼钩”已被咬住。屏幕上,一串陌生的ip地址开始闪烁,正是来自三年前那场商战中消失的某家公司。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迅速启动了第二套方案:将部分经过处理的“真实数据”发送给对方,这些数据看似泄露了星宁的海外账户信息,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沈总,国际刑警的陈sir到了。”助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沈浩然整理了一下领带,将电脑屏幕切换到监控画面。画面中,陈sir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