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制度五十年不变,保障外资合法权益。\"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而且,星宁愿意为各位提供资产托管服务,通过跨境金融架构,既保障安全,又能分享内地发展红利。\"
会议结束时,不少富豪的态度发生转变。长江实业的代表私下找到沈浩然:\"沈总,我们在东南亚有笔闲置资金,不知能否\"沈浩然微笑着递上名片:\"随时欢迎合作,星宁的大门永远向有远见的人敞开。\"
回到杭城,沈浩然立即启动\"紫荆计划\"。星宁金融成立香港分部,推出\"资产避风港\"服务,帮助港资企业将部分资产转移到内地,同时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合作等方式,让资本参与内地经济建设。星宁技术则开发了跨境贸易数字化平台,实现香港与内地企业的无缝对接。
1997年3月,首批港资企业与星宁集团签约。签约仪式上,霍英东握着沈浩然的手感慨:\"年轻人,你让我看到了香港的新希望。\"消息传出,港股市场应声上扬,恒生指数单日涨幅突破5。
但危机也在悄然逼近。国际投机资本嗅到了机会,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开始暗中布局,准备在香港回归前后做空港币。沈浩然得到情报后,立即召集团队:\"通知香港金管局,我们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实时汇率监测系统。\"他调出金融市场模型,红色的风险预警在屏幕上闪烁,\"另外,星宁金融准备200亿资金,随时准备参与港元保卫战。\"
1997年6月30日晚,沈浩然在星宁集团总部的指挥中心,与香港团队视频连线。电视里,政权交接仪式庄严进行,而他的目光始终盯着电脑屏幕——外汇市场上,多空双方的博弈已经白热化。\"启动"长城计划"!\"他果断下达指令,星宁金融的交易员们迅速行动,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入港元,同时抛售美元期货。
当7月1日的钟声敲响,香港终于迎来新生。沈浩然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杭城的灯火与香港的璀璨遥相辉映。手机(大哥大)响起,是香港金管局局长打来的致谢电话。他望向夜空,心中默念:1997年,不仅是香港回归的里程碑,更将成为星宁集团走向国际舞台的。而那些曾在浪潮中迷茫的港城富豪,也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与星宁集团一起,书写新的商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