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6日,杭城的阳光斜斜地洒进云栖别院,将沈舒房间的飘窗染成金色。她趴在柔软的地毯上,面前散落着五颜六色的画笔、速写本和几张皱巴巴的设计稿。窗外的秋风卷起几片银杏叶,轻轻敲打着玻璃,却丝毫没有打断她的专注。
“这个机器人的眼睛应该再大一点,这样才可爱!”沈舒咬着彩色铅笔,喃喃自语,在画纸上勾勒出一个圆滚滚的机器人形象。这是她最近痴迷的创作——设计未来的家用智能机器人。在她的想象中,这个机器人不仅能做家务、辅导功课,还能陪人聊天解闷,就像她在星宁科技展览馆看到的那些神奇装置一样。
“舒舒,下来吃水果啦!”楼下传来马婉婷的喊声。
“等一下!”沈舒头也不抬地回应,笔尖快速地在纸上滑动,给机器人加上了一对会发光的翅膀。在这个科技尚显落后的年代,她的想法显得有些天马行空。市面上的电脑还笨重如箱,大哥大仍是身份的象征,而她却在构思着能与人类自然对话的智能伙伴。
突然,房门被猛地推开,沈逸抱着一堆电子元件闯了进来:“老妹,帮我个忙!”
“哎呀!别吓我!”沈舒被吓了一跳,不满地瞪了哥哥一眼,“又怎么了?”
“星宁技术在开发新的语音识别系统,遇到了点瓶颈。”沈逸把元件往桌上一放,推了推眼镜,“我记得你对声音很敏感,能不能帮我听听这段音频,看看哪里有问题?”
沈舒放下画笔,戴上耳机。电脑里传来断断续续、带着杂音的语音片段,像是从老式收音机里传出来的。“这声音太生硬了,就像机器人在说话。”她皱着眉头,“而且很多词都听不清,比如这里”她按下暂停键,“‘明天天气’后面的字完全被杂音盖住了。”
沈逸眼睛一亮:“没错!就是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的算法很难过滤背景噪音,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要是能找到一种更自然的声音模型”
“为什么不试试模仿人声呢?”沈舒突然说道,“就像唱歌一样,抑扬顿挫、有感情。我在书上看到过,人类的大脑对自然声音更敏感。”
沈逸愣住了,随即兴奋地拍了下脑袋:“有道理!老妹,你简直是天才!”他抓起元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