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什么?安乐王仍要赋文一首?
真是太好了,倒要看看此人文章如何。
那首极尽文采的《貂蝉赋》,究竟是否出自他手。
如此,曹某也能心服口服。
荀彧心中大喜,只要安乐王这样说,必然成竹在胸。
自己的谋划,总算是可以完美收官了。
二人跟随刘昊走出文雀台。
八大主考官,一众天下才子,全都等在广场上,在等待二人的结果。
以期拜读那铜面书生的全新力作,看那安乐王究竟有何大才,才敢举办完以“天下第一”之盛会。
就见安乐王与安乐国相一同走出文雀塔,身后还跟着一名三十五六岁的男子。
看衣着,不正是那铜面人吗?
这怎么安乐王也出来了?这是比试完了?
谁赢了?谁输了啊?怎不见拿作品出来?
众人施过礼后,刘昊径直走向主席台。
蔡邕与曹操是亦师亦友的老相识。
“孟德,是你?”
卢植更是与他同朝为官。
“孟德?你也在此?”
“惭愧惭愧,让诸位见笑了。”
“你二人的文斗,结果如何了?”
“操甘拜下风,自愿退出。”
“所以你们还没比过?”
“然也。”
一众主考官,一半庆幸,一半惋惜。
庆幸的是,他一退出,大家好像又有机会争取一下胜利了。
惋惜的是,曹孟德文采之斐然,未能尽皆展露出来,让世人一睹,着实可惜。
而讲台上,刘昊再次拿出那支从两元店换来的电子喇叭。
“诸位才子们,此番文会魁首,曹操曹孟德,自愿退出,寡人深知,这并非孟德文才不济,而是君臣奏对之下,刻意相让……”
几名主考官:就知道,以孟德之文才,决不可能输于安乐王,必然是迫于身份上的压力,不想吃罪于他,才主动告负。
“为了此次文会的公平公正公开,寡人决定,临时变更文斗规则,”
“寡人给所有与会才子,一个重新比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