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等人也很好奇,面对辽东当前的局面,殿下会制定出什么样的策略。
竖起耳朵,侧耳倾听着。
刘昊:“你的诉求是什么?”
“关某只知,贫民是无辜的,无论如何,不能因此而折去许多百姓的性命,关某只想还辽东以太平,将辽东治理的有如安乐国那般富庶,而非祸乱辽东。”
“就是说,以你当前掌握的兵力,做不到一举荡平辽东的程度是吧?”
关羽:“非但无法一举荡平,万一打草惊蛇,使辽东豪强联合起来,一起反扑,”
“有无数平民百姓,皆依赖世家豪强才能糊口,”
“一但受其煽动,必然一呼百应,其势,将难以抵挡,”
“届时,即便胜了,也是惨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辽东将变的一穷二白。”
三文臣暗自点头。
关云长虽然一介武夫,不但极重信义,且与安乐王殿下一样,心系黎民,胸怀悲天悯人之心。
确实,辽东一郡之地,处理起来的难度,跟安乐国的一县之地,不可同日而语。
哪怕从外地借兵,一举荡平辽东豪强,也将给辽东带来极大的损失,没有二三十年缓不过来。
不知殿下,面对这样的局面,会制定出一个怎样的万全之策。
就见刘昊轻描淡写的道:
“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好了。”
关羽:“还请师爷赐教。”
“我先问你,你还想不想要今年的粮食收成?”
“要,民以食为天,粮食万万不能不要。”
“那就,可以先歇着了,驿馆乃是一郡之脸面,你的驿馆需要重新翻盖一下了。”
说着,刘昊起身,摇着折扇回到屋里,把关羽晾在原地。
关羽思考了一会儿,没想出个中缘由。
“几位,师爷此言何意?”
三文臣也在琢磨。
荀彧:“依在下所见,师爷之意,应是先等忙完春耕再说,但在此之前,也不能闲着,关将军可记得,商鞅立木为信之典故?”
“先生是说,殿下的意思是,让关某借重新翻盖驿馆之机,取得大量百姓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