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子真兴旺,真大呀,听刘记者和杨洋说还有好几十条铁皮船在外面没回来呢?今年海蜇旺汛又要大赚了吧,真羡慕啊,又都要发大财了。”
赵东拿刘记者和杨洋扯大皮,作为打听消息的切入点。
其中一个青年站出来,看着可骄傲了。
“那是,我们可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村子,杨洋我们都是一个家族的,那20多条铁皮船可不是抓海蜇的,他们组队去舟山渔场了,听说那边最近鱼群多。”
不怪人家骄傲,赵东听说20多条铁皮船也羡慕啊。
然后周围的青年就像一只只骄傲的大公鸡一样,挺着胸脯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起来。
好在青年人说的都是蹩脚的普通话,赵东连蒙带猜的,也算是无障碍交流了。
要是换了个年纪大的,说了一辈子方言的,他们都不会说普通话,能听明白就不错了,鸡同鸭讲的,那交流起来真的要挠头。
赵东趁机又问道:“那你们这边海蜇都是怎么联系去卖的?我们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其中一个脸上张着娃娃脸的抢着说道:“去海蜇加工厂说一声,船回来了,他们就开拖拉机过来拉,
一趟就能把你船上的都拉走,就是拉不走也会过秤结账,再有什么问题也就和你们无关了。”
赵东心想:这个村长办事还挺讲究的,最大程度保证了村里人的利益。
好官呀!
他们村子的人,真是太有福气了!
另一个人补充道:“你们得提前搬下来,熊叔是退伍老兵,性子急,脾气不好,不耐烦等着,你们要是没搬下来车到了,他会不高兴的,你们可得注意点。”
娃娃脸跟着点头。
又和这帮青年聊了一会,有用的没用的信息都有,赵东也不嫌弃,暗暗都记在心里,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用的到。
赵东回到船上,就招呼大家动起来。
赵父搬着一筐海蜇走到他身边,“东子,刚刚我看那么多人围着你,没啥事吧?”
村长和胖子也过来听听。
赵东放慢自己的速度,大概的和他们说一下这边的情况,心里有数也能放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