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壁画角落,仔细观察后发现,秦代农具的弧度与贞观八年改良版的曲辕犁分毫不差。这一惊人的发现,让众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千年之前的智慧与传承。尘封的智慧在火光中苏醒,时空在此刻仿佛重叠在一起,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神奇与伟大。
五更时分,天色还未完全亮透,晨雾弥漫在大地之上。赢挚独自站在重现天日的直道遗址上,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当年他亲手栽下的松柏,如今已亭亭如盖,枝叶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树根处裸露的秦砖上,清晰地刻着“车同轨”的标准轮距。赢挚蹲下身子,仔细丈量着轮距,发现与今岁颁行的《贞观车制》竟只差半寸。
“这不是轮回,是度量衡的胜利。”赢挚感慨地说道。他拿起那枚刻有“少府赢”的玉印,缓缓走到渭水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渭水,他轻轻地将玉印沉入水中。
玉印在水中下沉,溅起一圈圈涟漪。晨光洒在涟漪上,碎成无数的星子,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赢挚站在渭水边,久久凝视着水面,心中思绪万千。
远处的官道上,新制的标准粮车正隆隆驶过秦代的路基。车轮滚滚,扬起一阵尘土。车辙与两千年前的轨迹完美重合,仿佛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交汇,奏响了一曲传承的乐章。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壁画时,程咬金再次走进密室。他的目光落在画中赢挚的腰带上,突然发现腰带的暗纹,竟是陇右工坊新铸犁头的图样。
那只曾经丈量过长城的右手,此刻正握着改良农具的草图,在贞观九年的晨风中微微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