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 第129章 赵构:朕是因为手里没有良臣罢了!(1/3)
    南宋

    “那明朝能够赢,那是因为他们有于谦,朕当时手里有什么”

    “朕的迁都是被迫无奈,迫不得已的事情!”

    “而且那些金人要比瓦剌人厉害太多了,大宋士卒完全就不是金人对手!”

    “要怪的话,就怪当时没有一个能力挽狂澜的臣子出现。”

    等到于谦成功保卫住京师,避免迁都之事发生的内容时,赵构内心突然就心虚了起来。

    同样的处境,自己落得了一个落荒而逃,被迫迁都的下场!

    而明朝则是在于谦的带领下,成功扞卫住了京师,避免了迁都之事!

    这让赵构内心如何接受难道要让他承认不如明朝皇帝吗

    为了继续狡辩,保持自己不粘锅的身份。

    赵构他选择把责任,全部推脱到了臣子的身上

    认为当时自己被迫迁,都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于谦这样能力挽狂澜的臣子出现。

    如果有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臣子出现,那自己又何必那样狼狈?

    面对赵构的这个理由,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则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事。

    那已经死去的宗泽,李纲难道不是可以力挽狂澜的存在吗

    当初的宗泽是多么期待赵构能够进行反抗,不要进行迁都。

    可赵构他又是怎么做的?他做的事情对得起宗泽吗

    先前可以说是大宋没北伐的能力,那如今大宋有这个实力了,也不见得你赵构要北伐呀!

    …………

    明朝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于谦就是大明的功臣,是咱老朱家的恩人,有再造大明之功啊!”

    “如果不是于谦他的出现,咱的大明估计已经灭亡了,或者进行迁都成为了第二个南宋!”

    “如果大明要靠迁都才能存活下去的话,那咱宁愿大明就此灭亡了”

    “南宋之事绝对不能再发生在大明身上,华夏百姓再也不能被异族俘虏了!”

    朱元璋见到于谦挺身而出,选择挽狂澜于既倒的那一刻。

    眼中出现了感激和兴奋的神情,是怎么样也压制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