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盏茶的时候,有人敲门。
“什么人?”
上官婉儿问道
“给您上菜的。”
“进。”上官婉儿简洁回应。
韩宇和青鸾小二打扮,端着菜盘稳步走进,轻轻将菜品放置在桌上后,迅速警惕地扫视一圈房间四周,确认没有异常。
澹台媛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凑近,轻声说道:“吏部尚书人选一事,如今已迫在眉睫,今日叫你们来,就是要好好商议一番。”
韩宇思索片刻,接着说:“陛下,那丞相如何说的?”
澹台媛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丞相只是说一切但凭朕做主,还提及吏部尚书一职干系重大,需慎重抉择,最后推荐了刑部尚书宋之恒,但是宋大人是先帝心腹,这个位置还是不能动。”
上官婉儿眸光一闪,冷冷道:
“哼,丞相一贯如此,左右逢源,不肯轻易表露心意。他这是不想过早卷入此事,以免日后局势有变牵连自身。”
澹台媛微微皱眉,忧心忡忡道:
“可丞相在朝中威望极高,他这般置身事外的态度,只怕会让许多大臣心存疑虑,不敢贸然站队,这无疑会增加我们确定人选的难度。”
韩宇双手抱臂,沉思片刻后道:“陛下,依臣看,不管丞相态度如何,我们当务之急是明确吏部尚书所需的关键特质。只有心中有了清晰标准,才能更好地筛选合适人选。”
澹台媛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沉稳:“宇哥说得对。吏部尚书不仅要精通吏治、熟知官员考核晋升之法,更要刚正不阿,不受各方势力干扰,一心为朝廷选拔贤能。”
上官婉儿接话道:“没错,而且此人还需有足够的手段和魄力,能应对吏部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来自其他各部的压力。”
“所以说,上官书澜怎么样。”韩宇微笑的说道
“我二叔?”
上官婉儿奇怪的看着韩宇。
韩宇笑着点点头,
“正是上官大人的二叔。据我所知,上官书澜在翰林院多年,对朝廷的典章制度、官员铨选规则研究颇深,称得上精通吏治。这些年他主持编纂多部史书典籍,做事严谨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