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78章 和盟交契修好时,苏法借势起(2)(3/8)
谈。”

    赵煦听之心中为之一挚,一来感叹苏轼心中早把他当作主持变法的唯一选项,二来感到自身势力单薄,不能成其所要,乃算茫然。赵煦感慨能与自己同心者只有赵挺之(其实赵挺之早被太后收买,并不是赵煦认为的那样)和蔡卞,若能再抱得苏轼这棵大树也算是得一方势力,毕竟苏轼这种虽然无重官阶,但却能一呼百应朝中能人也没有几个,所以赵煦以为苏轼是棵大树,苏轼也认为赵煦是变法之根本,这种两相互依的做法才为变法成功的关键。

    赵煦又似疑问道“若然要让苏翁之策非成空谈,可要费三秋之力也!”

    苏轼道“自古变法,吃力者甚多,空无声名者亦多,苏某愿竭毕生之力为官家效力。”

    赵煦感慨道“若是真能如苏子所言,真乃是善莫大焉!”

    苏轼道“为今之计,只有官家圣心当入,变法乃成。变法成则官家必可得志于青云之上,君临天下,到时万众乃服,天下乃服,由不得太后不还政于你。”

    赵煦曰“苏子所言甚是,只是时间乃长,让我可是好等!”

    苏轼曰“自古变法,穷其一生者也众,汝见得商君变法乃有十八年,王公(王安石)变法前后有三十六年。今吾当立长久之计,才能成万世之功。”

    赵煦心意随之,默然认可,众人也声声赞成。

    赵煦问曰“即是变法之策已定,当下吾当如何行事?”

    苏轼曰“当下之计,西夏乃平,辽国也安,臣当请太后施效新法。新法即行,臣却没有力以令八方,故而臣会请示太后让官家入来,以统顾全局。这样既能让官家参与新法,不用整日沉湎在深宫之中,也更能让吾等借官家之力施政,当更顺遂,此乃是最善之法,官家所作,便是在朝上积极响应。若能呈朝气蓬勃,雄心昂扬之态!太后则必然会授你以大权。”

    赵煦又问曰“若是太后娘娘不允当如何是好?”

    苏轼曰“所以此事当与众言!众人在场,太后避无可避,由不得她分说,毕竟这天下还姓赵的。她若反对,就是与天下人作对,与百官作对。”

    赵煦本身就对这个既无生之恩,又无养之恩的太后极为不满,向氏当政之后,掣肘更胜从前,赵煦自由尚且不如高后大娘娘主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