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先行登船,准备物资,就说我苏某欲在船上宴请夏国使臣!”
苏辙则立马去应声安排通知家里的厨子。
苏轼还不忘叮嘱“子由,且需购得西夏良酒若干。”
苏辙诺声“子由明白。”
黄庭坚笑道“今日又可食得苏子所创的几道名菜也!夏使也可一饱口福。”
李昌吉听说苏轼还会做菜,乃心生诧异,“哎呀呀!没想到苏子诗文了得,还会做菜,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也!”
苏轼急忙道“鲁直切莫胡言,(又对李昌吉道)做菜的并非是我苏某,乃是厨师‘少刘娃(只是一个人名,胡编的)’,我只是略加提点建议。”
晁补之急急赞叹道“苏子只是略加提点建议,以酒代水,就能将无人烹食的彘(猪)肉做的酒香四溢,红润通透,入口即化的东坡佳肴。乃是不简单也,今日夏使可有口福了。”
李昌吉道“哈哈,没想到今日到此还能食得苏子所创的菜系,真乃是人间幸事。不过最令人羡慕的还是诸位了,能遇苏子这样的即教运斗之技,更供酒肉的良师,说的我也想拜入苏门!”
晁补之道“拜师,汝亦可也,苏翁门楣,达官显贵之人数不胜数,若论西夏人,你且是第二个,也可算是缘分!”
李昌吉道“那第一个是谁?”
众人冷清一阵莫敢言,怕是陡然提起李秉藏而引来不快。
只有苏轼敢先先言,他微微笑道“乃青山王也。”
众人还是莫敢言。
片刻之后,李昌吉哈哈大笑,并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青山王是苏子的第一个西夏学子,那我乃是第二个,这样的话我和青山王乃是份属同门,吾之顶上王者之气更甚也!”
苏轼尴尬一笑,“苏某惭愧,与青山王交,并未授其文章,只顾同其喝酒也。”
黄庭坚急忙掺和道“那今日且要不醉不归,吾等速往‘蓝伶飞羽’去也!莫误了时辰。”
苏轼道“鲁直莫要慌急,子由和少刘娃尚未准备停当,且先等候,”苏轼嘴上虽然这么说,不过还是用眼神手势示意众人下塔去也。
李昌吉急忙跟随。从塔上看这“蓝伶飞羽”就在眼前,可是从地面行步而去,就显得遥不可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