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63章 胡光珠玉迷人眼,利钝辨亦难(3)(3/8)
    侍卫缓缓放开李昌吉,李昌吉则稍微正了一下衣冠道“钱自然是可以付的,只是这与青山王私言乃是李某自为之,我朝夏主并不知情,她不会为我出这笔钱,所以这钱得由我自己出,可是吾只乃夏国的小吏,钱财无有这么多,可否宽容?”

    向太后道“那你有多少?”

    李昌吉道“八百两。”

    向太后又气又笑道“汝乃只有八百两,真是谈的一手好买卖,一万两瞬间就变成八百两。”

    李昌吉道“官家,吾夏国本来就不富,就这还要各种筹措才能完成。吾在夏国的房产土地,牛羊马匹卖尔才能凑得此数。此次汴京之行,事先并未与吾主言明价格,估摸最多有四百两利。”李昌吉停顿片刻,又用可怜的声调说道“此次宋国之行,不仅没挣到钱,还贴了我毕生的身家,这一趟汴京之行,真不利也!”

    向太后道“汝即犯了宋法,当以宋法处置,只有用钱才能赎罪,我看两千两不能少。”

    苏轼向太后解释道“官家,这夏国之吏,本就不是拿俸禄行事,都乃是奖赏粮食,牛羊,土地,人口(指奴隶)若是真的要钱,也许真的是没有。”

    向太后道“总不能让他把他的土地,牛羊,马匹都拿来大宋。”

    苏轼道“我看就收八百两吧!我想这八百两乃是小众之数,夏主自然会帮衬给付,若是真的要万金,恐怕这和议就拜拜喽!”

    向太后委屈道“若真是如此,那汝等之意岂不是白白放过此人。他之不敬,就此了结吗?”

    苏轼道“大宋当以仁义示人,这八百两要或者不要,关系非浅。”

    向太后不悦道“说着说着,你等这些人莫非要将此人所欠之财悉数扣除才是了事。”

    苏轼道“自古本也没有向使臣索要私财的先例,大宋此等法度之国还做出此事,岂不让人笑话!”

    向太后道“自古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古训,但是自古被斩的来使也数不胜数,今吾要索其性命,你等不许,我要索其钱财,你等亦阻!”

    范纯仁劝道“官家,即便有斩来使的先例,也不能用钱来赎,这实在是难堪,我看钱也不能要,人也不能杀。吾等若想其为之多付,大可在谈判的筹码上多作文章,未必要用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