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地。”
向太后道“青山王是否归夏,取决于夏国是否有诚意。”
李昌吉道“我西夏国愿意以四分之一的国土与宋交换一人,大宋此笔买卖可是稳赚不赔呀!”
向太后听了章淳和苏轼分析陇右之地好坏,自己也可能知道了一些关于这中原故地的些许,不过毕竟谈判吗,也要假装认为对方的筹码不够,遂言“陇右之地,多为不毛之地,宋取之无益,更有甚说,此地本来就不属于西夏国,西夏国拿本不属于你们的东西来换取我大宋的物件,是何用心啊?”
李昌吉还是有礼数的讲道“此地非不毛之地,一者,此地青山绿水多如牛毛,怎能说不毛,二者宋乃有百年未涉足此地,此地并不属于宋国,三者吐蕃力弱,只能待在藏区,一到中原便水土不便,呕吐不止,昏迷不醒,因此只要我夏国说此地归属宋国,便无人敢与宋国争抢。(宋)官家就看在今天我夏国送上这诸多珍宝的份上,就成此和议,以为后世众生许下安定。”其实李秉藏此时还未提及灵州之事,他也没想到白沙之地那么大居然换不回一个夏国的王,他的伎俩估计已经被宋人识破,大多数宋人不论是假装还是真的都对这白沙之地不感兴趣,只有浪漫主义的苏轼和赵煦能稍稍正眼相看这块地方。
向太后及章淳等还是说“不要”,李昌吉也明白如此软话抚慰皆不能打动其心,瞬间又变了脸色曰“其实我此来,还想借此机会与宋官家商讨灵州归属问题,这灵州之地乃是我大夏国的门户,一直是我大夏国西平府军驻地,已有百年,民皆向夏,望宋国能归还,条件即是刚刚在列。”
向太后生气问曰“以你之见,你是想用陇右之地换取你们的青山王和灵州一城?”
李昌吉冷脸正气而道“是的,宋官家也是明事理之人,陇右之地方圆上千里换取一个人和一座城,乃是一笔极划算的买卖。”
向太后怒曰“换与不换乃是我朝说了算,休想以此主使我朝政事。”
李昌吉道“如若大宋不答应,我朝铁骑将重踏大宋国土,扬鞭直指汴京。”
章淳怒骂道“汝既敢如此言语,吾将带兵先踏平兴庆府。”
范纯仁见朝上重现怒骂之声,急忙阻止,“章将军息怒,官家息怒,夏使息怒,一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