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61章 胡光珠玉迷人眼,利钝辨亦难(2/8)
,他最有发言权,面对着端坐上位的赵煦和向太后,范纯仁恭敬的说道“官家,今日百官聚首,商讨处置西夏国俘青山王一事。现今西夏使者已在殿外等候,青山王也已经押赴侧殿。静待官家指示。”

    向太后道“青山王之事关乎两国和睦,当由众官宰职相议,但是今日即有夏国使者至,就与之一同议,朝堂之上切莫如市井一番,引得夏国使者笑话。”

    众臣皆明白向太后意思,无非就是上一次在李秉藏面前闹了笑话。

    范纯仁则凛然的道“此番相议,微臣必定掌控大局,勿使一人有喧哗之声。”

    向太后默然。

    范纯仁即对众臣道“诸位同僚,这西夏使者将要上殿,谁人有见解,吾等可先行商议,莫要等使者入殿才想起要思量应对之策!”

    众人不敢多言,大殿上静悄悄的。

    那也总不能一直安静,在夏使入殿之前,众人总要商量出如何应对西夏使者,如何处置李秉藏,否则岂不是白白浪费时光,范纯仁见众人都不说话,只得对身后的苏轼说道“苏子对于西夏使者有何见教?”

    苏轼本也不想说,但是碍不住范纯仁的要求,于是支支吾吾的说道“西夏使者入京后,吾曾率众去枢密院拜会于他,但是听其言,观其行,乃有莫名的诡深,不知何也?”

    听到苏轼此言,人群有人喊道“苏轼私会西夏国使者,恐有通敌之嫌!”

    还有人说“苏轼曾在市井收得西夏国俘青山王为弟子,乃是不一般的关系。”青山王虽然改了宋装,易了容颜,但是这种事情怎么能有不透风的墙,早就被有心人盯上了。不明事理的人都皆疑惑“苏轼怎么会和青山王搞在一起?”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青山王早已在改头换面,这便是晏秋的责任,也就是在晏秋的放任下,这青山王在汴京过上了风生水起的日子,还让有心人抓住的苏轼里通夏国的把柄。

    范纯仁急怒道“放肆!”阻止了那些要诋毁苏轼的人。

    黄庭坚出言解释道“吾等先于管家与西夏使者相见,乃是为了刺探西夏国之虚实,收青山王为徒,也是为了彰显大宋胸怀广阔。并非为了一己私利。”

    向太后听后,虽然内心极其不顺苏轼眼目,但是也不说破(苏轼私通敌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