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怎的在朝中却无着落,早早便失闲在家!”
晏几道听之牙花恨恨,便欲动手教训晏秋,幸好李秉藏和王贺之阻止,最后只恨恨的骂了句“你这个不孝子!”
片刻之后,晏几道舒缓了情绪,说道“罢了,人间自有起伏,这也许就是晏门的起落吧!不过待我有时光,且去苏府上走一遭,毕竟苏轼初入汴京时也曾来我晏门府(当时晏府乃在皇城边上,这晏几道只是分出来的庶子,故而所居为上水门)上走动,巴结,求教,还算有点交情的,必为你谋个称心的差事,目今苏子变法亟待推进,苏门正是求贤若渴之计,不耐他不收你入门。”
晏秋道“父亲勿忧心,秋乃有军职,不想只在汴京城过活。”
晏几道责备曰“军中之职,不是起落,就是生死,我可不想身前无后(指自己还没死,晏秋就战死沙场),你可是我的独子。”
晏秋急道“父亲勿忧也,孩儿不是已经有子嗣了吗!”
晏几道骂曰“你这逆子,就是喜欢顶撞上人”说时便欲出手打之,幸得李秉藏和王贺之阻止。
于是众人只能在晏几道的唠叨声中,度过了一个“人文荟萃”的夜晚。此事也让晏秋和王贺之看出李秉藏确是有几番骨气,明明有机会逃跑,却偏偏不逃。
从李秉藏的角度来说,兴许也有另一原因,他白白损失西夏的三万人马,返西夏不仅颜面无存,还无兵马势力。即便是无此顾虑,私自领兵出征,欲行自立之罪也可能让他生死两异,故而不如留在大宋得过且过,至少现在而言,其遇到的事情皆不算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