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三江涛流,何以会人生跌宕,浮浮沉沉呢?”
这个问确实把苏轼和众人问倒了,这正是宋策之弊,却该如何向一个小孩描摹呢,如果直接说党争导致众臣起起伏伏和众多的人间悲剧,未免太过生硬,也显得生冷冰寒,正当众人思索无解时,李格非怒道“你小孩子家家的干嘛要知道这些!”说着就呵斥王甄儿把李易安和李迒带出去。
可是王甄儿遇到这种事情也真是半分都不让,口中抵触道“我刚刚还言要带孩儿离去,是你强留安儿欲从学于苏子,现在却要撵孩儿离去,真是是也非也,都是李格非也!”,王甄儿定是想知道这些男人们整天在朝堂上你争我夺,到底图个啥,因为他受够了离合,想当初祖父(王拱辰)选中李格非为婿,本以为可以在汴京城过上安稳富家娘子生活,却不想人生丕离,一个人在历城独自过活了好几年,甚至当李迒出生时也没见到自己的官人,还要老父为之操持。这些却曾压抑在王甄儿的心头,也许是正想借机发泄出来。所以王甄儿耸肩瞥眼表示拒绝李格非的要求。
苏轼对李格非道“莫妨,莫妨!”又转而对李易安道“人生在世,除了想将自己的只字片语流传于世,更想以已之力为这天下做些事情,可是许多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我有一言,反对者却有数语,相互抵诘,故而起起伏伏。”显然苏轼未尽言其实,苏轼的说法只是让这少儿能更易解些。可是他完全低估了李易安的理解能力了。
王甄儿当然明白每个当权者都想这大宋施行自己的法度,也许不为利益所驱,但却怎么也绕不开名利这个根本。
李易安自然不会对苏轼的敷衍之词满意,正当她再追问时黄庭坚突然拉住了李易安答道“你且若此等年纪,可不尽知世间之事不像寻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就像今日天寒地冻,吾言不可出行,你却执意出行,弄得一身泥泞可好?吾言东,你却执意往西,所谓忤我之意也,我正痛心不已。那论到这个世界,即也是如此。吾当让天下依我策而行,天下却忤我意而去,我便不痛快,遂起起伏伏也。汝父与苏翁还有吾等,皆有贬谪升迁,盖因世事难遂人愿矣!”
李易安道“既然都不顺,何不飘然离此是非之地,纵酒放歌天涯间,若李太白者仗剑潜行,不求皇图霸业之效,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