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苏轼示意,苏轼明白,遂言道“种将军,可以开始了。”
只见种师极挥手示意饮马台侧的令旗兵,只见令旗兵瞬间就明白其意,极速向空中挥舞着令旗,接着四方军中战鼓擂动,声音响彻天际。各方阵随鼓声而动,喊杀声,马嘶声,脚踏声,舞动旌旗声,以及风声,声声动天惊地,光看这声响,就可以吓退敌军于百里开外!赵煦及高骠竟皆惊喜甚至惊恐状,苏轼亦叹道“有宋军如此,何愁言败。”种师极却莫莫不语,正当此时,吕惠卿,晏秋,宗泽,狄少云业已走上饮马台告知“官家,将士们可以出发了。”
赵煦激动的站在饮马台上,听得苏轼许多言语,也见得宏伟博大的宋军,却还一言未发,不免觉得些许的遗憾,毕竟是读过圣贤书的,君王将军响令三军的故事自然看到的不少,就这样草草结束肯定不爽。于是赵煦寻着机会,对着台上的众人及台下的数千之众,高声喊道“大宋之军,常行仁义之师,今胡虏不肖,吾大宋军民必击之以安天下。尔等策马西夏,星河日月皆为你等所引,天地神明皆会护你周全,尔等都是我大宋的好男儿,男儿当志在四方,刀枪剑戟皆为所长,斩贼兵于大散关外,复我大宋疆土,未来公侯伯爵皆为你等荣光,吾在汴京盼尔归来,壶觞曲饮,共敬天下!”
听完赵煦此语,大将军种师极激动回敬道“有官家如此豪言,吾等必将舍命保我大宋江山。”
后有宗泽道“男儿当马革裹尸,不破胡兵不还。”
苏轼轻声对宗泽道“唉!莫要先想着马革裹尸,要先想着收复失地,宗汝霖(宗泽,字汝霖)乃今年新科状元,朝廷还需要你回来安邦定国,且要留命得回,吾将深念之。”
宗泽笑道“吾在朝廷亦将小命舍于大宋,吾在沙场,更当奋勇杀敌,何异哉?”
苏轼却要更多言语时,赵煦却先抢道“大宋有宗将军,必为胜也,今此一去,必取功名!”
苏轼还想劝慰宗泽,种师极却拦道“战场杀伐本来就是吾等武人快乐源泉,苏子岂会明白,苏子还是归家吟诗作赋去吧。”说完急将苏轼拥入众将之外,众人亦是笑之。就这样在最后愉悦的氛围下,大军开拔,浩浩荡荡。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苏迈携大部分物资粮草先走,右军紧跟,帅府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