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过众人皆惊叹,小小的李易安居然能记起如此长句。
李格非与王甄儿亦是面面相觑,李格非诧异的问道“甄儿,这是你教的句子吗?”
王甄儿也诧异的摇摇头,“不是我所教的,我也不知也?”王甄儿亦是情急,不知易安如何有这等通灵之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呀。
李格非慌忙问李易安“安儿,你怎么知道如此长句?”
李易安见众人诧异奇怪,遂细声的告诉李格非“是外公教我的。”众人方才醒悟,李格非和王甄儿也算回过神来,若非王苑之所授,真以为她是屈子转世。自古通灵之人,非福则祸,李格非和王甄儿自然会忧之,现在确认是王苑之所为,那李易安也就并非神人,确可安心。想来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识得这几百个字,也非易事;还能诵之,更非一般人,从此观之,李易安必然才华卓然。
出题人催僚见李易安如此聪慧,仍不放弃“李家小姐,小小年纪,就有颂得千书,想必填词作诗,对于她来说并非难事,不如借此春景作诗或作词一首如何?”
李格非怕又生事端,慌忙阻道“易安年纪尚小,并不懂文词音律,作出文来,恐笑掉众人牙慧,不可为之。”
李格非又勉为笑道“既然诸位非要词文,以我代之。”李格非观察远山近水,楼台高阁后思虑片刻,便作此一首《念奴娇》:
烟花三月,正风光妩媚,济园争秀。桥上烟波各自散,桥下娇花彩藕。流水春游,曳扬随去,无数芳菲凑。春风十里,小桥流水复又。
一曲肠断章丘,故人同列,轻轻箫声奏。多少春花秋月记,往事可堪回首。春水悠悠,春华锦绣,恰似风华就。问佳期后,谁知流水依旧?
李格非念完道“此为‘春情’,别是闲愁送你几许。”众人皆慨然而笑之。
至此,众人游园已毕,尽皆归家。
李格非与王甄归家却越发争执。
先是王甄儿旧事重提,“官人曾为易安取名清照,寓意千秋清明,照耀万世……”
李格非慌忙纠正王甄儿道“是‘清则明也,照则使明也,一静一动,寓意乾坤使明,日月同光,霜露物化,天地清霁,希望她是一个将来能照亮世间的人物’”李格非又抬起他那夫子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