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反驳道“西夏国正也是国母梁太后亲征,我大宋为何不可?”众人纷纷觉得这吕惠卿是不是老糊涂了,说出这等没脑子的话来,高太后气得直蹬眼,众人纷纷为吕惠卿捏了一把汗。
此时朝上的环境是十分的紧张,搞不好吕惠卿即使不被杀头也要被革职罢官的,就在这节骨眼上,苏轼来说话缓解气氛“官家请息怒,吕吉甫所言,虽然耿直,但是并不是不在理,目前西夏骚扰我大宋边防不是一日两日了,需要及早防范,据我所知,西夏国这次东征确实是其梁太后挂帅,其气焰可谓是嚣张,吕吉甫忧肠心切,也是性情中人。我朝开国之初,就不占幽云,亦不拥甘宁,陕道为外围,最容易遭到攻击,但试问这些哪一块不是我中原之地,此时却为宵小胡帮所占,不免让人叹息,以太后金贵之躯自然不能披甲上阵,但是皇帝业已长成,可担当大事,多参与国之社稷,为其将来成为圣明之君铺下上好的基石。”
高太后心中默念“这苏轼终于说到正事了,是要逼哀家还政于皇帝吗?”话外之音苏轼确实就是这个意思。
众人心中也纷纷赞叹“姜还是老的辣,这苏轼三言两语就把今天朝议重点转移到还政上面了。果然是非同凡响的苏轼。”
高太后道“我煦儿年未满十五,尚在年幼,况且,十五的年纪怎能上得战场,怎么御驾亲征。”
众臣之中纷纷叽叽喳喳,小皇帝斜眼瞥向太后,面露不满之意,显然对太后一直把持朝政,操纵自己,心生怨艾。自古年少为君者皆多圣明,夫秦皇汉武皆是少年登基,赵煦没有理由不知道这些。
吕惠卿抢道“十五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机,我军中有多少十五年纪的男儿,当年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年纪就携百骑勇闯大漠,与万军之中取胡人首级。”
亟待吕惠卿更多言语,苏轼急忙私语阻道“吉甫休言,官家正生你的气呢!可不要再触犯官家。冠军侯乃是一臣子,赵煦乃一皇帝,怎么能同一而语,自古若非亡国灭种之际,那有少年天子入得沙场的。”
高太后见苏轼与吕惠卿窃窃私语,却听得真切,但也是假装没有听到,还是对吕惠卿怒道“吕卿家今日执意要将我孤儿寡母推向沙场了。”
苏轼慌忙解释道“非也,吕吉甫所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