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74章 汴梁才俊宴昌吉,兴尽蓝亃席(5)(4/8)
不是天意吗?越想心里越是兴奋,但是表面却是盈而不张,慢条斯理的道“夏宋之间,纠葛万千,恐怕晏某没有那种实力,我大宋用人也是有几分讲究的!”虽然表面上是拒李昌吉的建议,但是通过他的语气判断,此时晏秋已经入了李昌吉的套了。

    李昌吉其实也想在大宋能招募一个心向夏国的人儿,也好为两国交际所用,虽然晏秋能力不济,但有赖其出身晏门,乃是不二人选。就拿与青山王相见这事来说,如果晏秋和李昌吉关系近些,李昌吉何至于受到处处阻碍,只要晏秋随便睁一眼闭一只眼便……这就是所谓的托关系,哪怕有一点点关系,事情也好办的多。所以李昌吉现在就是在拉拢晏秋。

    天色渐晚,二人驱马沿汴河而西,过大相国寺,又经过朱雀大街,从天元侧巷道而南,约有半个时辰,方才进得上水门。

    待要到时,一轮明月早已半挂当空,二人在月下前行。广利水门(上水门旁边的小门,大概就是上水门下辖的一个社区,小区)周遭人烟稀少,灯火不渺,长长旅途只剩月光和马儿。

    二人冷清片刻后李昌吉温声细语而道“今闻晏将军和唐将军所言欲放归青山王,乃有此事?”李昌吉此时正是寄于人下,不敢诘问,乃是询问。

    晏秋其实已经知道李昌吉必然要问及此事,因为他在与唐国昌临别之言语,早就为李昌吉听到,晏秋本不想作答,既然李昌吉问之,索性不如就一盘托出,以消心头龃龉之乱。乃言“是也!”此语也不含糊,更不拖泥带水,果然也是无法避之,不如就如实相告。

    李昌吉假意又问曰“为何?吾等可是辛辛苦苦与宋国交涉要接回青山王,怎料青山王会如此不晓我等苦心。难道将军就这样的答应了。”

    晏秋道“未必也。此事尚未成行,不能言‘答应’二字。”

    李昌吉道“晏将军可莫要私心私为呀!若想成夏宋交际之臣,乃更应顺应两国之和议。而不能为他人私事所恼,莫要因小失大啊!”李昌吉刚刚那么奉承晏秋,就是想让晏秋不要私自放了李秉藏而给两国带来不利。这当然不难理解,如果李秉藏在押,无论如何都好控制,但如果李秉藏跑了,宋夏皆不好约束其行为,再起兵造反,无论是造宋国的反还是造夏国的反,都不好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