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家一起面对这难耐的俗世,要不然只有借酒消愁了。自古癫狂者如李太白,诗酒百篇不为他人折腰;清洁者似元亮(陶渊明),宁愿自负耕锄去南山采菊,亦不愿与朱门利者相列为伍,呜呼,叹曰!
苏轼又说道“既然李文叔也作一首词句,吾即不可畏之。吾将言一首清丽之句,以斗转风画”:
冬去春来光不住,淡看扶摇千万树。泠泠弦乐渐徐徐,风缕缕,人去去,更赞高歌与若女。
女亦风华年不遇,纵叹长天与下土,无有才情盖于汝,今我许,高天取,万古风流终不误。
李格非听了此句,急忙俯首顿拜,未及出言,黄庭坚立马笑着赞道“苏翁此句《天仙子》果然是赞对天仙,文叔兄,汝女今日一见,且不是天仙么!”
李格非急忙顿首言道“诸位切莫要嘲笑在下,小女不过是识得几个字罢了,没有值得各位如此厚赞的。”
苏轼道“唉!文叔莫要谦言,我看得出此女非同常人,小小年纪即已口出不凡,天下古今才情没有几人能与之匹敌。”
李格非还是那般谦虚的道“即便是如此,也不值得苏翁为吾女作此一文,折煞我等也。苏翁之句,乃是一字千金矣,何必要浪费在一小女身上,若是将来其不成气,且不是枉费了苏翁与众人的抬爱。”
苏轼道“今日,昨日,前日论政之事,皆是戚戚切切我心,忧愁何以万千,唯有遇见汝女,才使得吾等畅快,心情得以舒展,文叔见外了,今日吾将收汝女为义女,汝意下如何?”
李格非急忙顿首道“苏翁过矣呀!吾女只乃小小年纪,苏翁如此抬爱呀,让非何以身临于阶,惊恐万分,百感交集也!”
黄庭坚等人打趣道“文叔兄莫要推辞矣!苏翁见到有才之人,都皆是要与之论上一论,今日要收汝女为义女,还是第一次,想当年吾想让苏翁收相儿(黄相,黄庭坚之子)为契子,苏翁只欣欣然却未允也,今苏翁如此这般殷勤,汝何不从之?”
晁补之急道“汝之子黄相,吾之子少辅皆难以企及易安之才气,难怪苏翁厚此薄彼也!”
黄庭坚接着又对李格非说道“想来易安者乃与吾相儿同岁,既然苏翁今日遇取之为义女。吾也想就此定下千金之诺,让相儿和易安就此执下媒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