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34章 红袖碧鬟作了土,飞雪姗姗舞(2)(3/8)
此文送到大娘娘手中,大娘读此文,若得个感动,一高兴起来,或疾可去,吾等计议可成。此乃千秋之事,由不得苏翁之本意。”

    苏辙也道“昨日我代兄入宫,大娘娘不和谈论国家大事,不托付江山社稷,却总提家兄事宜,想必其恋恋难忘的必然是……”

    二人一拍即合,果然是头脑精神心灵都长一块的人儿,难怪苏门子弟个个天天黏糊在一块,思虑想法都一样。于是苏黄二人急忙将苏轼之词装订且裱成奏折,急差人送往宫中大娘娘处。

    高滔滔已近迷离,却听得宫人说道有苏轼奏折道,或者只是听到了苏轼的名字,便渐渐苏醒。这人啊,即便是快要离世之际,只要内心还留有牵挂,也要在一息尚存之时解心中便宜。高太后睁开迷离的眼睛,内侍何超拿出苏轼的奏折凑近高太后,高太后读之片刻后,示意何超将其奏折放入自己手中。于是高太后颤巍巍的双手紧紧的握住苏轼的奏折,把它牢牢按在自己的心怀之上,嘴角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众宫人见状,才知道苏轼才是太后最后的牵挂,果然黄庭坚与苏辙之谋并非是毫无意义。

    又过了数个时辰,高太后左右侍人正要欣喜之计,却发现高太后已无生息,众人诧异,何超忙命人急速去寻苏轼入来,因为他明白苏轼才是这人间的灵丹妙药,然而这一次却未能如愿。人之去,再有灵丹妙药也是无济于事,不过高太后能在自己弥留之际得苏子一文,也算是一种慰藉,要知道苏轼曾为王弗写词,王闰之写词(刚刚才写的),也为苏洵,子由,鲁直,赵宗实,赵祯写词,却从未给自己写过词,这也算是一个功德圆满的杰作,高太后大概就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他都快要死了,哪会想到这么多,其实这不过是苏辙和黄庭坚的伎俩,遥想当年汴京城万千少女都有得到苏子一文而癫狂,高太后亦是曾今的一员,这也算是如愿了吧。可是这样一来,这苏黄(苏辙和黄庭坚)二人送的是灵丹妙药还是催命符?怎可知晓,不过管他呢,只要人的心结解开,也算是功德圆满一回。

    话说何超的差人快马加鞭赶到太平兴国寺找到苏轼,俱说实情,苏轼分外诧异,不知其所以然,苏轼正为王闰之的离去痛不欲生,但是耐不住差人的执拗,无奈揩干净脸角的愁容,急随差人入宫。

    可惜,却难得见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