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求之不得的职事。那李乘风(李禧,字乘风),董禄江(董荣,字禄江)正欲抢夺此职,苏翁予之于我,乃是厚情也!”
众人哈哈大笑。
苏轼也笑道“李文叔之文采,早在苏某之上,要不是前次所作‘汴京轶事’词文为朝臣叹服,文之胜也,官家怎么会把你谪贬远地呢?”
李格非急忙拜服拱手谦虚且道“苏翁谬赞也,其实前次朝上所念之文并非非之所作,而是小女与唐国昌之子唐迁游玩汴京时所作。”
“哦!我且闻你之女今尚不满十岁,可有如此之文采!”苏轼惊讶而道。
李格非有点不好意思道“小女今年虚岁十一了,其行文尚且粗糙,不足为众人道哉!苏翁实在是谬赞也!”
苏轼更惊叹道“汝女果真只有十一岁?”
李格非谦虚且道“是的,不过皆是其母教授,识得几个字罢了。与常人无异,想想众人之子,迈公子也是少有才气,黄相公子(黄庭坚之子)在汴京城也文领群芳。小女则不足挂齿。”
黄庭坚接话道“哎,少子只是众人给黄某面子,并未有真才实学。”
苏轼道“迈识字虽早,但是若汝女这般年纪,哪里有这等才学,吾等且待有时机来个少小对,如何?让我等这一众枯朽之物能与汝女论一论古今?”
李格非有点不好意思道“既然苏翁有言,我也想让小女早见得大家。让这汴京城的文仕大家们能指点小女行文,必然为其身后更得文才于诸位。”
众人数语时辰之后,只见下人领着范纯仁到众人面前,苏轼立刻起身毕恭毕敬的作了一个揖,众人也随即恭敬的叫了一声“范大人!”
苏轼上前言语“尧夫大人,此番请你而来……!”
未及苏轼言毕,范纯仁立马搭话,“苏子必然为朝事请范某前来,还假意称酒,只是闻名天下的苏子尚且有几番忧愁,范某恐难以……”
正说之间,众人纷纷寻新座次而坐,此时苏子及众人者皆谦让范纯仁上座,范纯仁虽然推辞,但也并不含糊,毕竟要说在这汴京城的地位,范纯仁定然是高人一筹的,虽然苏轼为主,却也不得不谦让范纯仁。
范纯仁还未语尽,苏轼又问“尧夫大人,目今官家有意让苏某去操持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