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23章 宋家兵马破残贼,止战长城北(5/8)
死伤大半,太后不忍告知群臣。”

    高太后道“非也!”

    苏轼有点不耐烦道“那到底若何?何意让吾等故作揣测。无论战果如何,都是吾等努力的结果,更何况是胜仗,你看朝上众文武将官,哪一个没有出钱出力,你就看那公纪,公绘大人亲送子嗣入军。且不更迫切哉!”

    那高公绘和高公纪听到苏子言语如此拔高自己,突然上扬起头颅,骄傲之色溢于言表。他俩作为高太后的近臣,应当已经知道军报事情,从他们的表情上所见,那高骠和高景佑必然是安全无疑的。这种情况下苏轼等人就更加奇怪了,既然都安全,为何要如此神神秘秘呢?

    正当苏轼欲再言语之际,高太后对苏轼及众人道“既然苏子及众将官想知道实情,且请等待。诸位先回,待哀家等商议则罢即可公布于众。”此时太后急于遣散众人,众人议论纷纷走出殿去,这不免让众人生疑,这军报到底写的啥,为何太后想如此隐匿,而后太后又对疑心忡忡众人喊道“请苏子,黄庭坚,范纯仁留步,有要事相商。”众人见独留此三人议事,必是有诸多不可示人之事,遂更议论纷纷。

    众人去,三子独立于宣德殿,太后却不声不响的离开了殿中,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为,或一时间,内侍官何超来传话有请黄庭坚一人入得后殿说话。

    黄庭坚惊觉诧异的望了一下苏轼和范纯仁,然后不知所措的跟随内侍官何超而去,独留范纯仁和苏轼在殿中。

    苏轼与范纯仁一起不免是有很多纠葛和情愫,总体来说这两人多数被认为正派人士,总体来说苏轼的功劳和能力更大,而范纯仁因其为先贤范仲淹之子,在朝中地位也很不一般。苏轼能耐比天高,行事高调且豪放不羁,纰漏也是百出,所以多有升迁贬谪,而范纯仁则为人谦和谨慎,虽然曾为宰职,但是能力平平,在朝中未有大的建树,与先贤相比可谓是……范纯仁比苏轼大十岁。二人在殿中许久无语。

    倒是苏轼先来的爽快,“尧夫兄(范纯仁,字尧夫),近来可好,是否有好文章以授在下。”

    范纯仁回应“苏子求文,范某哪敢献丑呀!苏子之章能行天下,朝中之人,无人可及,范某怎敢造次呀。还是请苏子嘱文以赠在下!”

    二人却在无人大殿之上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