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格非急忙款款谢意“为夫不在,真是幸苦夫人了。”
李易安又解释此文说道“此文为骈体,是为人间佳作,识此文则可览初唐文脉,母亲一直说读懂此文,即可明天下之文,亦可通音律,晓是非,一篇可胜千章。”
李格非听李易安此语蔚为惊讶,回头看着王甄儿说道“这些言语都是甄儿所授?”
王甄儿却也有点难解,支支吾吾说道“有些是,有些则是灵犀自悟。”
李格非惊讶“灵犀自悟?难道是通灵也?”
王甄儿却难解释,只能强道“官人,你忘了吗?安儿自己也已经识字,可以自己到书房里看书了,虽然有些许不懂的会来问我,但是大多之乎者文,皆是一目即明,毕竟她可不是乡野人家的孩子。”
李格非听王甄儿之语,觉得还是有十分的道理,既然安儿已经掌握了学习之法,即可在无人教授的情况无师自通,这不让人惊喜吗!日后可以凭借自身之力在浩如烟海的夫子之文络。没错,文章亦是一种力量,它有时候甚比刀枪剑戟和千军万马要强,正可谓文可指点江山,激万民应随,就如黄庭坚的《出征行》那么的富于感召力。谁能说我的安儿是女儿身,怎不如天下男儿,一文可行天下,让天下人为之咋舌,李格非心中念此,内心越发的惊喜和畅快。
李格非笑意满满的对李易安说道“既然你懂夫子之文,势必也懂夫子之事,爹爹想与你对一局,可好?”
李易安见李格非想考考她,遂自信而言“爹爹请说。”
李格非道“孔子曰,天子行庶民之道,而不另建宫室;伐民之力为少,则天下之民莫敢违之,天下可顺。”
李易安道“子贡亦有言道,若天子与百姓同道,则令何以出?若令不出,国必衰矣,所以,天子与庶民异道,才能区分天下,安(自己)亦以为,天下之所以进步,乃是不同,人皆迥异,必然会戮力奋斗趋同,以达人己同阶的目的。”
李格非又道“那而今大宋,西夏,契丹国三足鼎立,可是宋渐颓势,何以破此局?”
李易安听到这话,突然失语,思索片刻才支支吾吾的说道“爹爹之语宋、辽、西夏圣贤书均未提及,但都掩在时事之后,可一通百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