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粮草和物资:
“粮草十万担,布匹一万段,备用皮革金甲八千套,弓弩两万手,箭矢二十万支,备用长戟三千支,战马八千匹,战车……”等等,苏轼等一一念完。
高太后对这些数字却不是特别感兴趣,真是听得昏昏疲乏,接下来就是去三军帐前举行盛大的出征仪式。众臣纷纷准备移步,高太后却道“三军仪仗,我一妇道人家就不要去军前,以免有伤军威,就让煦儿代我前行,苏子可要照看好我的煦儿。”
赵煦拜谢祖母大娘娘,随后直跨三四个台阶,竟步出得大殿,百官有年事高者,哪里追得上盛气的赵煦。却说三军仪仗在顺天们,与此宣德殿还有一段距离,他们就这样趋步而去,花费了大半个时辰。
这边高太后确实也是体力不支,毕竟本身就有疾在身。高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离开宣德殿。却说有一个老的宫女生的如此眼熟,对,那是向太后假扮的!向太后于左侧搀扶高太后,小声对高太后问道“大娘娘,儿媳不知,你为何让煦儿独自去参加出征仪式,而你却悄悄避开呢?”
高太后道“这江山终究是赵家的,煦儿迟早会长大的,不如此回就让他去前军多见见世面,看看士气,也好了解一下三军现况,认识几个大臣将军之类的。”大概是高太后也在默默的考察赵煦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君王。
向太后说道“可是大娘娘您前番还说煦儿年纪尚幼,不足以领衔群臣吗?”
高太后有点气愤道“向妃,你我都是妇道人家,妇道人家还是离权利远点为好,将来你只协之,莫要妄想取而代之,否则引火烧生,哀家或已先去,到时我可无法帮你。”
向太后道“儿媳不敢妄想取而代之,只是煦儿年纪轻轻,若操持过重,恐其乏也!”
高太后道“这些莫用你等操心,那苏子可是久经官场的大才,怎不可辅之?还有种师极,吕惠卿,年少者高骠高景佑宗泽,自会协助之,那里能让他疲乏。向妃多虑了。”
向太后连连应身“还是大娘娘想的周全,儿媳受教了。”向太后表面谦和,内心却是无比的失望,她与权利之锋又远了几步。
其实高太后亦不可能不知这世界上谁不贪恋权利,只是如何让这天下掌握在更合适的人手中,才是最紧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