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13章 文叔本意荐国昌,事违人心凉(2)(6/8)
躺盈,臣亦是不愿意,这帅位吾等并不稀罕。”

    高太后道“大军出征在即,帅位却争执不下,你等各方推辞,难道让哀家去领帅位不成?”

    众人莫敢言也,沉寂片刻后。

    苏轼打破这一平静,说道“既然各人心中早有主意,还是以骠将军为主帅吧,种师极为副帅,吕惠卿等为参议。”此议定后高太后及高公纪心头的石头才算落下地来,因为高骠为主帅,不仅可以仪奉三军,而且高家门楣有光,更重要的是安全,主帅之议就定如此。

    接下来是大名府将军王逢贵报“大名府地处辽国与大宋边陲,虽然两国世代友好(宋向辽称臣,并纳岁币,因此得安),但是偶有摩擦,且不能率大军西去支援,只能帅五千甲兵驰往,不过官家放心,此五千甲兵皆是骁勇之辈,久在沙场,可以一抵百。”

    高太后微微笑之,心中十分中意王逢贵之言语。

    又有开封府将军报之,再有陕南道将军报之等等,各种言语军报自不在话下。

    众人稍微停息片刻后,又有人出言,“吾愿随骠将军出征,为大宋建功立业,斩贼兵于关西(大散关)。”此人正是朝中寂籍无名的晏秋,晏秋不愿做只靠父荫的京城纨绔子弟,且看他将要若何?

    这时站在晏秋前面的高骠回头一望,心中暗喜,此人正是前番在客栈引他入军之人,让他独立于高家那帮纨绔子弟之外,高骠内心还是十分感激的,遂与晏秋相视一笑。

    又有一人出言“吾亦愿随将军出征,乃复父辈之荣光,”这人却是另一位名门之后狄少云(狄青之后),现如今名门之后皆无门路可寻,或可因前人之才德已盖天下,后人欲复则难,就像王拱辰(前辈)和王苑之(后辈)这对落差极大的父子。

    后面又有一人,“臣亦愿随大军西征,可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众人回头望之,却众人皆不识,唯有蔡卞识得。原来此人乃是新科进士宗泽,而此年的主考官正是翰林院主事蔡卞,亦为赵煦的老师。

    蔡卞出列向众人介绍这位寂寂无名的宗泽,众人皆叹之,本是一书生,却在此时,弃笔从戎,让人赞之,众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众人议定晏秋,狄少云为帅府参议,宗泽则领左军统制。

    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