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城,历城,青州府,广济府,密州府以全军参与,无一人愿意留地自保,微臣亦是叹服。”
苏轼对着种师极大赞道“不愧为老种将军之后,人气果然不同凡响。”苏轼又转向高太后道“种师极虽然年纪尚轻,其为人豪爽,府下将领更是仁义之人,此番西行,必以老种将军(老种将军是种师极的爹,这里借指种师极)为帅。”
吕惠卿夺过苏子话锋,急道“不可,虽然种家此番出力甚多,本应大位相赠,但是主帅已定,何可敢违前言。”说完吕惠卿即向苏轼使了眼色。原来此前所议乃是让赵氏皇族出人坐镇军中,岂奈赵氏皇族无人能帅之,故而引高公纪之少子高骠为帅,此前已经议定,苏轼居然给忘记了,想来也是这高骠之名声不巨,不令苏子记忆。
高骠随即出言抢道“骠年纪尚轻,恐不足以服众,请老种相公为帅,吾只为先锋营一甲士。”
高太后面露土色道“骠不为主帅,亦不能为前锋营甲士!”
吕惠卿不依不饶道的要拉高家(高骠)下水,毕竟行军打仗,官家都不出力,还有谁能出力,遂苦叫道“老种将军不可为帅,骠将军乃是代君出征,威武英气岂是凡人可比拟的。臣觉得以骠将军为帅,更能体现官家与夏人作战的决心。”吕惠卿句句灼言,直烫人心,这种话敢直接在朝上说的绝非等闲之人,不愧是曾经过宰之人,此番言语真是豁出性命了。
高太后略微迷着双眼道,“吕惠卿言之有理,只是骠儿年纪尚轻,作战经验不足,若为先锋,恐顷刻即死,此去当居帅帐。”
吕惠卿急忙拜服道“官家明鉴,臣等必常伴骠将军左右,此番大军前行,若是官家认为老臣得力,老臣亦可为先锋。”
高太后一时脸色难看,愤恨之,心知吕惠卿这厮宁愿豁出性命也要拉官家下水啊。
苏轼急忙出言劝慰“吕吉甫(吕惠卿,字吉甫)年事已高,上阵杀敌恐为不妥,大宋以仁孝治天下,岂能让一耄耄老者持枪弄棒,若让西夏兵看到吕将军,定会以为大宋无人,还是作一帅营参议比较妥当。至于骠将军,吾意觉得为帅不妥,毕竟三军之事,非同儿戏。”
种师极见此情形,自己显然也躲闪不开,遂说道“臣虽然早年执文,现已握刀,若是让我的兵器在帅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