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12章 文叔本意荐国昌,事违人心凉(8/9)

    黄庭坚道“你是皇帝,自然需要更多隐忍,有时甚至要比寻常人家的少年更有耐力,吾观大娘娘年事已高,再持理政之责,恐已力不从心,不消年,或可一二年即会还政于你;到时你正春秋鼎盛,又拥治国之法,何愁天下不定。”

    赵煦此时心情甚是悲悯,以为遇到了的苏轼是救星,却不想苏轼面对“宫廷争斗”也是无可奈何,遂无奈回之。

    黄庭坚见赵煦如此垂头丧气,赶紧追上去说道“官家,苏翁有言,只要大娘娘还政于你,他必会鼎力支持你行政,吾等亦将效犬马之劳。苏翁千番叮咛官家要潜心学政,以备将来成就贤君良臣的佳话。”

    赵煦道“还政,不知且待何年?”

    黄庭坚安慰道“迟早会有那么一天的,且勿过甚忧也。你且先学治国之道,将来必有所用,不论变法还是不变法都需要贤君的鼎力支持,否则不论作甚都将半途而废,就如同先皇与王公。先皇所出之力,不可谓不巨也,王公不可谓不尽力也,最终还是事与愿违。将来汝之力必然要超越汝父,方可大成,翻阅古今帝王名录,成大事者必为大智者,否则皆为寂寂无名之君。”

    赵煦听完此语略有感愧,却也还是不怎么高兴,因为大道理谁不会讲,只是用到实处,皆无处着力,两人自是在此种欢愉的结局中结束了商议。

    其实黄庭坚没有料道与其交谈,不是畅快流利的诗作相对,就是杯酒共饮醉意泯愁,似今天这等实在是不痛快的很,不过这也正好向苏轼交代,苏轼当前既定之策就是先顺服高太后,稳住赵煦,如此两招而已,即不苟利害,也不乘谁人之威。

    赵煦回头入得殿里。只见高太后和向氏自在商议,心中闷闷不乐,自是拜别回宫憋闷去了。那高太后还与向氏在殿中私语,却听闻高太后说起“向妃,你若何提起赵挺之与蔡卞之人,莫非你先人一道,笼络这些寂寂无名之辈,好作日后打算。”

    向氏急忙解释“儿媳不敢玩弄权术,只是常见赵挺之和蔡卞等出入皇帝宫舍,教授学业,所以我才认得赵挺之与蔡卞。儿媳即无他想。”

    高太后道“既然如此,那是甚好,妇道人家不要惯于权术,否则吃亏的是自己,吾等年高还在操持,年轻时忧心赵硕,年长时忧心赵煦,可谓忧心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