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既然如你所言,那现今敌国来犯,钱财未足,吾等当如何应对?”
黄庭坚说“目前抗击西夏贼兵乃是当务之急,否则吾恐汴京亦不保矣!待贼兵退去,还应革新为要。”
赵煦问道“那以你之见何人可为革新的首辅之臣?”
黄庭坚对曰“愚以为此职非苏翁莫属。”
高太后一脸没好气的样子,她知道苏轼的变革首要任务就是要自己还政于赵煦,遂窃窃不满,面露难色。倒是那向太后先说话“苏子生性洒脱,朝廷之要职会否能栓其心?更有苏轼追随者众多,赵氏之力是否可以完全临御?尚不得而知!”
黄庭坚对曰“若然苏翁没有追随者,必然事将难行,诸如前者新任宰职李文叔,朝中无人,天下无友,则难成大事!所以官家若想强富我大宋,必然要信任苏翁。”
向太后又说道“大娘娘的意思可否考虑枢密院副使赵挺之,或可是翰林院蔡卞?这两位目前兼领太傅之职,与皇帝多有交往,可为皇帝所依托。”
黄庭坚说,“赵挺之虽然有文采,但其治国理政,未有应证,王公之从(随从),不当付之以大任,或为旧党倾轧阻击,况且吾恐其能并不胜李文叔也,至于蔡卞还是以治学着书为主,可为太学主官。官家所虑,无非就是需要人来辅助皇帝治国,又怕掌权者结党营私,其实黄某以为,虑之结党营私大可不必,因为自从大宋立国以来,士大夫之人皆以匡扶社稷为己任,虽然故人偶有勾连,但都是在为大宋出力,无有颠覆赵宋之意,如今苏翁豪放,更不喜钱财与权位,当不会威胁皇权。”
高太后道“我虑之不止于此,虽然吾知诸位都不是贪恋权位钱财之人,但是如王安石等却是裹挟官家,让吾儿骑虎难下,朝中大臣多有怨言,无力反抗。老生当年亦是无敢扶持,致使吾儿郁郁而终,含恨离世,吾心现在还为之痛哉!”
黄庭坚道“太后之虑过也,吾以为若要臣子为朝廷办事,必先授其权利,若是畏首畏尾,则恐难成行,必更为形势所累。故而若要苏翁行事,必先授之以权柄,委之以重器。”
高太后有点气愤道“罢了,此事容官家斟酌一二,目今最重要的事乃大军远征,此事日后再议。”高太后内心则想苏轼毕竟不是自己嫡系,虽然为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