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10章 天下集散九曲疆,汴京共梓桑(3)(2/10)
下洒意,则不若纸上谈兵吗?”

    苏轼又道“小公子莫要如此争端,吾之言实为从大局着想,目前大宋官军需要的是提升士气,而不缺一个上阵杀敌的勇士,你的能力乃是鼓舞万千士气,而不是呈匹夫之勇。若是大宋败了,你我皆无命立于大宋疆土,何谈勇也。”

    高骠莫言。

    吕惠卿伏在地上大声喊道“愿奉高骠为将军,吾等听侯差遣。”吕惠卿这招叫做先奉高而迎梓,即是所谓的先把高骠标榜高位,令其退却不了,进而裹挟其入军,从而达到让高族入军以消前线将军心不振,弃城怯战之颓势。

    除了吕惠卿,其他人也纷纷觉得苏轼说的有理。

    太后又道“既然我将我最疼爱的小侄送入军中,汝等众臣是否也可为大宋军出力呢?”

    高公绘抢道“吾将令犬孙高景佑入军,并以重金付于边军。”

    广彪言“吾当付百金以充军资。”

    晏秋道“我置盔甲十件。愿随将军出征,谋一参军。”其实晏秋自己明白,自己在汴京只为当政所嫌弃,若能握有军功,虽然不及文臣有力,但至少也能得众人敬之。

    苏轼道“吾令苏迈亲自押送粮草。”

    赵煦道“我资万金,他日凯旋必以重金犒赏三军。”

    黄庭坚道“我当奉上檄文一篇,以振军势。”

    吕惠卿“此去西行,吾亲为之,亦当奉先杀敌。”

    秦观道“我愿奉三月之官响。”

    …………

    众人你来我往,皆愿意同仇敌忾。高太后见众臣纷纷助之,遂自觉私利太重,有违祖制,遂决定将权利渐渐还于赵煦,自此安享。

    朝议商讨已定,众人退朝,只见晏秋径直投奔苏子而来,待到苏轼近时,晏秋见四下无人,遂问苏子“苏翁以为高骠若何?吾略施小力便已说得高骠入军。”

    苏轼曰“此子志气非常,与吾等此前谋划,稍有不同。吾原本以为只消找一个高门纨绔子弟作一象征,以明官家抵抗之力,并非需要一个真正的将军。现今此子亦愿意披坚执锐,上阵杀敌,若是他日功业天下,吾等恐难撤之。”

    晏秋顿感失望道“以苏翁的目的高骠确非最佳的人选,但大宋从此拥一战将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