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7章 王家酒肉绊人心,人来莫将行(3)(4/6)
政于我,又不能复先辈之遗志,这皇帝我宁愿不当,不如去军中,随吕公(吕惠卿)做一个匹马长枪的十五岁少年来的痛快。”

    苏轼劝道“官家莫要愤然,事情非到不可避之地步莫要轻举妄动,就如我在朝上所言‘月可变一法,年可更一朝,十年可兴一国家,富国强兵安民乃是百年大计’,‘还政’若是太后不愿意,吾等不能强求之,自古帝王‘亲政’,若非自然之法,皆有人死于非命,我等几个酸朽的腐儒,不似那等刀口舔血的志士,那何以能强逆还政。至于变法,还宜缓图。”

    赵煦还是不解道“月,年,十年,不是你等作了黄土,而是连我也做了黄土。”

    苏轼慌忙解释道“官家息怒,老夫已经制定了变法的纲要,亟待时机才能执行,请官家莫要着急。新法与旧法皆不可取,必是选取中间的平衡点才能有序图之。”

    赵煦见无法说动苏轼依照自己的计策行事,有点不悦,恨恨而归。“汴梁居”这一议乃是赵煦和苏轼的第一次交锋,好像没得出什么结果。

    苏轼先对众人说“赵煦之行为,没有一点帝王之相,多少千秋霸业之君,皆能隐忍半生且能克己勉他,似这等沉不住气之人,哪里还能掌官,只怕是古今故事听的多了。”

    李格非道“急功近利乃是少年本色,未经世事,不知世事多艰,可以理解。”

    苏轼气道“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原谅,这是帝王之家,岂能同儿戏,他知新法厉害却不知其关乎多少人的生死!”

    黄庭坚劝道“苏翁莫要动怒,事情总归有转机,只是我认为赵煦之言,我等必须应承,这大宋之家迟早是赵煦的。若是我等现在就执意反对赵煦的还政之请,恐日后为难,我看先答应于他,但是‘亲政’与‘新法’我们还是缓缓图之,若是赵煦亲政后怪罪我等没有帮他,最多落得个办事不力,而不是违逆上令。”

    晁补之也赞同黄庭坚的说法“鲁直之言也善,假意应承他,赵煦自然会认为我等为其效力,若是不从,他定会以为我等反对他,恐怕日后对我等不利。”

    苏轼叹曰“我怕是刚刚已经把这个皇帝给得罪了。这汴京城真是好事难做,好人难为呀!”

    众人见苏轼闷闷不乐,亦是十分的叹息,遂只点了几样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