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6章 王家酒肉绊人心,人来莫将行(2)(4/6)
非如官家所听。吕吉甫之意是事到如今,面对四强环伺,官家得拿出一些态度,以提正我大宋军心,若是畏畏缩缩于汴京城里,恐为军心不利。提正军心并不需要太后或者官家披甲上阵,可与开封府汴京城内选一皇族子弟随军出征,便可携王军挥师西域,斩西夏于大散关,更或可直达狼居胥山,重克幽云,复汉唐之疆。”

    此话听得众人精神抖擞,高太后却略有疑惑道“皇族子弟?我煦儿并无兄长,最大的兄弟赵佶也才八岁,如何是好?”

    苏轼道“王师需要的是官家的一个态度,并非一定要皇帝的兄弟,或者是叔辈的王族亦可,再不济时,就让老臣去亦可提振士气。”苏轼言时便是动作相加,跃跃欲试。

    听到苏轼这话,众人大为惊讶,黄庭坚,张耒,秦观等等纷纷上前作阻止状,叫道“苏翁不可,苏翁不可呀!”

    高太后见状亦言“不可”,心里寻思“这开封府汴京城若再没人整饬,恐为乱也,难道我不知道文彦博李格非所作,只不过是为维持现状,真正等待的是你苏轼,怎能让你说逃走就逃走。”

    苏轼又道“边疆不定,军心不稳,与我大宋没有拿出像样的士气相干,若是每个人都无所出,中原之地皆危在旦夕,我等何以能在食尚居安然的吃酒。”

    太后见苏轼如此说,遂答应道“既然苏子此言,哀家当于近日选派皇家子弟充入军中,以正军心。这边塞啊,苏子自不用去之,相比之下,汴京城更需要苏子操心。这西域边疆就让吕惠卿去守吧。”高太后说完恶狠狠的向吕惠卿瞥了一眼。

    这吕惠卿不知道说啥好,即没有贬官亦没有受到官家的太多信赖,算是不好不坏吧,若是在前朝,非落得个忤逆上官,来一个杀头的罪名,这也算是高太后留有的一丝温存。

    高太后又道“汴京城之事,还望苏子费心,不知需要官家予以何等支持?”

    苏轼道“汴京之事,即是大宋之事,汴京城之变动,即影响大宋之局势,臣以为需要徐徐图之,若是变革过厉,则未免又如王公(王安石),呈百足之厉害,却无百足之力,可谓叹也。但是旧吏(这里指的是旧党官吏,因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实际掌控朝局的旧党)皆不可用,若干时间之后,必作全然更迭。”

    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