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3章 郓州小吏赴汴梁,焉知是福殃(7/31)
去后一直是她在宫中操持,更是有力挽狂澜“除腐立新”之名。如今第一天临朝称制,威仪势必甚嚣天外。

    文武百官分列两班,宣德殿庄严肃穆,高太后先言“先皇在世,太子已立,此当更无异议,赵煦乃先皇正朔,理应为大宋之主。”

    台下众人皆细小声啼“是呀,是呀。”小皇帝虽然调皮,此时倒是分外懂事,一切都听主母言语。

    高太后言罢皇帝即位之事,稍等片刻见各人无多言语,即讲“诸位大臣有何朝奏,速速报来”此时依然无人言语,若是在别朝国之大丧,京城百姓当是千头百绪的乱成一团才是,可是大宋与他朝不同,皇帝去只悲怜三日便可恢复如初,与常人死并无二致。大殿上静悄悄的!

    当然无论如何这新旧承替,都应该有点动静才是,新皇初立,又有各类谪官入京,本该有更多事发生,而今却悄无声息,岂不是奇怪吗。实际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暗潮涌动,今天必有大事发生,只是欠缺一个导火索。

    河东路经略王安礼(王安石弟弟)出来说话“臣等防守西夏数十年,西夏惧我数十年,大宋可往灭之,永绝后患。”

    高太后道“西夏国力微弱土地贫瘠,得之无益,况大宋立国多年未轻言灭国之战,将军之话过矣”。

    又一武将说“西夏虽小,但他耗费军资已逾供辽岁币一半,辽国胃口也越来越大,恐日后难以为继。”

    高太后听闻这些,显然这两个武将的话奏的都是些无关痛痒之事,今天重点不在边关防务,而在于如何清理新党余孽,这一朝文武没有人愿意开这个头,大概所有都是这样想的,高太后必须想个法子把这把火燃起来。遂问“龙图阁司马光,你认为二位将军所言边关之事当如何是处理。”

    司马光不慌不忙的,甚至还抽时间理了一下衣襟,“太后,臣所述,当今之事,不在边关,而在朝内。”

    旧党之人包括太后内心暗暗窃喜,终于讲到点子上了。

    司马光继续说“我等在集贤馆修史数十年,研读古今,盖古今国之昌盛者,莫不是内部和谐,人心所向,所谓兵者,既耗天下之资,又伤及人命,非必要不得用兵。臣闻秦之所灭,非为匈奴之祸,汉之所丧,皆因朝堂之乱,王莽董卓之流必为祸首。至于前朝更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