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罗马帝国般衰落的命运、
中国在世界舞台担当重任、
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
人类移居火星的未来探索、
宇宙被无限开发的广阔前景等诸多未来事件。
《星辰谶》的每句答话都宛如谜语,如同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一般,表述极为隐晦,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其中含义。许多研究者称《星辰谶》灵验非凡,但其缺点在于无法确切推断未来究竟会发生何事,往往要等事情发生后才能反证其准确性。有人认为它最大的不足,便是未能预测出作者自身的结局。
看来,圣人眼中从来只有这个我们共同生存的世界,而无我。
圣人不为个人安危考量,一心只系天下未来。所以,他们从不躲避灾祸,始终坚持按自己的信念行事。
耶稣基督如此,因而被钉在十字架上;
佛祖如此,当年甘愿承受一刀刀割肉剔骨之痛;
孔子亦如此,才有了沦落为丧家之犬的坎坷经历。
唯有老子不同,他无心做圣人,也不愿与愚昧世人在真理上过多纠缠。
于是,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任由世人自己去参悟,他则骑着青牛逍遥于天际,做那快活神仙。
引得无数世人羡慕,几千年来纷纷效仿他做隐士、炼丹修仙,此风至今未绝。
叶修写下两千余字的《星辰谶》,却没有像祖师爷老子那般洒脱离去,而是准备如圣人般勇担责任。
这,便是圣人和神仙的区别。
期望江山永固的楚皇,大概是看到了《星辰谶》,内心仿佛被叶修狠狠刺了一刀。
所谓“万岁”,根本活不了一万岁,连一百岁都难以企及。
“万岁”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可就是不能有人当面直言。
叶修却偏偏不识时务地“说了”。
圣人明白,该来的终究会来,无法逃避。
因为,皇帝已然动了杀心。
杀人总归需要借口,尤其是像叶修这样的人,皇帝也不敢随意下手。
命运对叶修其实颇为宽容眷顾。
大臣们厌恶他,皇帝不信任他,可他依旧活着,这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