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桂大地的山水之间,蜿蜒的漓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缠绕着奇峰罗列的喀斯特地貌。两岸翠竹摇曳,凤尾森森,江水澄澈,倒映着天光云影,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丹青。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天地里,诞生了一位灵动非凡的姑娘——刘三姐。
刘三姐出生在一个壮族的小村落,那里的人们质朴勤劳,山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刘三姐牙牙学语时起,她便对山歌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每当村里的老人唱起古老的歌谣,小小的刘三姐就会瞪着明亮的大眼睛,听得入神,随后奶声奶气地跟着哼唱,那清脆的嗓音,仿佛山间的清泉,流淌出自然的韵律。
随着年岁渐长,刘三姐出落得亭亭玉立,眉如远黛,眼含秋水,笑起来时,嘴角的梨涡里藏着无尽的甜美。而她的山歌,更是唱得越发婉转动人。她的歌声,能让劳作的人们忘却疲惫,能让悲伤的人重展笑颜,能让寂静的山谷充满生机。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溪边树下,都能听到刘三姐的歌声,或悠扬,或欢快,或深情,每一首山歌里,都藏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间万物的感悟。
彼时,壮族的村落时常遭受地主老财的欺压。那些贪婪的地主,霸占着肥沃的土地,对辛勤劳作的农民们横征暴敛。刘三姐看着乡亲们辛苦一年,却只能收获寥寥无几的粮食,心中满是愤慨。她决定用自己的山歌,为乡亲们发声。
一日,村里的地主莫怀仁,带着一群家丁,大摇大摆地来到田间,催促农民们交租。莫怀仁肥头大耳,身着绸缎,腰间挂着一块硕大的玉佩,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活像一只傲慢的肥鹅。他看着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大声呵斥道:“你们这些穷鬼,今年的租子可别想少交一个子儿!”
刘三姐见状,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笑着说道:“莫老爷,您看这年景,庄稼收成不好,乡亲们都快揭不开锅了,您就不能行行好,少收点租子?”莫怀仁一听,眼睛一瞪,恶狠狠地说:“少收租子?那我吃什么?你们这些泥腿子,别想偷懒!”
刘三姐并不畏惧,她清了清嗓子,唱道:“天下怪事样样有,
财主催租如虎吼。
穷人汗水都榨干,
粮食还往他家流。”
这歌声清脆响亮,在田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