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化为灰烬时,杜宇终于读懂《山经》最后的密文:凡承神农衣钵者,五十年阳寿换一季春雨。他颤抖着摸到后颈凸起的羽根,原来早在那件龙须蓑加身时,命数就已与杜鹃同轨。
开明王朝的酷暑持续九十九天,涸裂的稻田里爬满青铜色蝗虫。流民们传唱着诡异的童谣:\"望帝魂,化杜鹃,血染喙,唤丰年。\"有樵夫发誓看见杜宇在雷暴中徘徊,他的身躯半人半鸟,尾翎扫过之处枯木逢春。
当第一滴血雨坠落宗庙,开明氏挖出了镇压在三星堆下的青铜神树。树冠悬挂的太阳轮开始自燃,火光照亮树身上新刻的铭文——那是杜宇用喙尖日夜啄刻的《千春咒》。咒文生效时,所有青铜器渗出带稻香的血露,开明氏的蛇鳞在血雨中片片剥落。
杜宇最后的完整人形出现在血月之夜。他撕下左翅覆在龟裂的成都平原上,羽毛化作灌溉水网;剜出心脏掷向三星堆,迸溅的血珠成了朱砂矿脉。当成千上万的杜鹃从血雾中诞生,蜀人看见它们的喙尖都衔着半粒未写完的农谚。
2024年惊蛰,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突然萌发新枝。年轻研究员在清理八号坑玉璋时,发现阴刻纹路里嵌着碳化的黍粒。更诡异的是,夜间红外监控拍到大殿穹顶有朱喙鸟影掠过,羽翼投下的阴影恰是古蜀文字\"宇\"。
考古队长在修复青铜纵目面具时,从眼窝深处挖出半枚带血槽的玉蚕。当他鬼使神差地将玉蚕贴近耳畔,听到的却是连绵春雨声混着古老的耕田谣。是夜巴蜀大地普降赤雨,农业站的检测报告显示,雨水中含有未知活性酶与三千年前的黍种dna。
子时,最后离开的研究生看见惊人一幕:陈列柜里的青铜杜鹃集体转向东方,喙尖同时滴落朱砂色的露水。而在露水汇聚处,渐渐浮现出杜宇残破的蓑衣轮廓,那些甲骨文农谚正在空中燃烧,化作这个春天最早的一批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