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用血在木筏上画出星图:“这是九嶷山的星轨,也是南巢的魂魄。”
木筏在洪流中如落叶飘摇,有巢氏突然听见湖底传来悠远的钟声。水妖们如退潮般散去,月光重新铺满湖面,一座新的岛屿从水底升起。岛心矗立着巨大的水晶宫,焦姥怀抱婴儿从宫中走出,她发间的银簪化作万千萤火虫。
“我本是湖神之女,因忤逆天帝被贬为姥。”焦姥的声音清冷如冰,“但南巢的子民不该溺亡于此。”她以湖水为墨,在空中写下古老的符咒,岛屿瞬间生长出万千树木,枝叶间垂下柔软的“巢床”。
十年后,水晶宫化作悬浮的蜃楼,只在月圆之夜显现。有巢氏在巢国颁布了三条铁律:每砍伐一株树,须补种十株幼苗;伤人者需以自身血肉饲喂伤愈之兽;每年秋分,全体族人需登塔观星,铭记天地法则。
阿箬成为首位“巢语者”,她将星辰轨迹编成歌谣,用骨哨吹奏时,连湖中的鱼群都会跟着节拍游弋。焦姥则教会人们用银鱼骨制笛,那些笛声能驱散最凶猛的野兽。
凌家滩的玉工们从湖底拾起发光的碎石,雕琢出半人半鸟的图腾。这些玉器被镶嵌在巢屋的立柱上,每当月光倾斜,便折射出星河流转的幻象。商队循着玉器的光泽南下,将“巢居智慧”带往中原,却在《尚书》中留下“汤放桀于南巢”的血腥记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的青铜钺劈开南巢的晨雾。有巢氏的后裔们收起巢屋,将种子埋进焦湖的淤泥。巢父——那位让尧帝禅让的隐士——在湖畔种下最后一棵枫树,树影倒映在渐冷的湖面,宛如一滴凝固的月光。
两千五百年后,考古队在凌家滩遗址挖出半枚玉蝉。蝉翼上刻着模糊的纹路,经碳十四测定,竟与九嶷山的岩画同源。巢湖边的三河古镇,仍传唱着焦姥救人的歌谣,而姥山岛上的圣姥庙,香火不绝如缕。
今夜,我站在巢湖大桥上俯瞰湖面。水波中跃动着千万点星光,恍惚间看见青铜时代的木塔穿透云层,有巢氏正站在巢屋顶端,向星辰讲述人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