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听。”
李承乾低头道:“闲暇之余,臣翻过山南东道金州的县志,臣发现了一个问题,金州府每隔十三到十五年,会有一场洪涝灾害,洪涝过后的每一年,雨水量逐年递减,迎来特大旱年,旱年过后雨量又开始往上走,直到迎来下一个洪涝。京兆地区的县志,同金州府的县志也有类似之处。”
李世民道:“调取地方县志,总结出洪涝蝗旱大致发生的时间间隔,依据过往的经验,合理划拨给地方的支出,就算是要,也必须有一个限度。”
李承乾点点头,道:“是,但臣觉得陛下所言还不够完善。朝廷调取地方县志,掌握地方洪涝蝗旱的大致规律,可为了减少心术不正的官吏,借灾年发难财的机会。但治理地方的主力还是地方官员,朝廷鞭长莫及,所以臣以为,从明年开始,地方治理的支出,要在上一年的年末或者本年年初,递交给朝廷。预算支出的核算,以当地户籍人口为主,结合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连锁性、不可预测性等因素进行考量。预算有多余,算到下一年给地方的支出预算,如有不足,朝廷酌情补给。虽说杜绝不了贪腐,但总能降低些国库的支出。”
有些词汇闻所未闻,李世民听得一知半解,正要发问就见宫人端了吃食上来。
“官中的菜式你吃不惯,朕叫阿难吩咐人弄了些你常吃的,吃完了再说。”
宫中提供的菜式口味重,李承乾随便吃了几口,眼下是有些饿了,谢过皇帝,动筷子吃饭。
“周期性朕听懂了,区域性、季节性、连锁性、朕从名义上大致知道什么意思,但一知半解,你吃完了细细同朕说。”
李承乾吃了几口,想到自己来的另一个目的,道:“父亲,听魏叔玉和房遗直他们说,长安永兴坊,世家大族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清谈会,主论内容是十三经,臣想去凑凑热闹。”
李世民轻笑,道:“京中流言不断,说你文学不通,学识浅薄,至于策论文赋多有捉刀代笔之嫌。高明哪是去凑热闹,是要去打擂台。”
李承乾道:“父亲放心,臣会小心装扮,输了就是一个无名小卒,赢了那就是大唐太子与百姓同乐,还能止息京中流言蜚语,更彰显陛下慧眼识珠,任命臣为主考。”
李世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