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交错的两个时空,他不用担心影响后世历史,他也不一定像原历史那样早逝。想明白这些道理,李承乾完全换了一个心态。尊重当前客观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他当前掌握的知识,他能干得太多了。
李世民目送李承乾出去,这小子还是冷冰冰的,完全把他当上司,不过无伤大雅。他是大唐皇帝,比起要一个儿子,他更想要一个能干的太子。
“阿难,他越来越像个太子了!”
张阿难不解,道:“他本来就是太子啊?”
李世民笑而不语,低头翻看李承乾挑选出来的卷子。
星夜回东宫,李承乾实在困乏的很,随便哄了几句李象,就打发了李象离开,倒头就睡。
七月十八,吐蕃使团抵京。
杜荷以门荫入仕,在鸿胪寺任职,李承乾穿回来第一次见到他曾经的妹夫,也是第一个建议他谋反兵变的人。
杜如晦膝下两子,长子杜构袭爵莱国公,杜荷此人颇有才华,也有杜如晦的机变果决,可惜跟错了他这个主君,最后枉送一条性命。
杜楚客是魏王府的人,杜荷走东宫的路,京兆杜氏在那一场夺嫡之争中,同清河房氏一样,两头押宝,然事与愿违,他和李泰都没能走到最后,京兆杜氏一连遭了两次清洗。
李承乾直接让杜荷做了典客,给鸿胪寺卿刘善因打下手,任命一个鸿胪寺典客,原本无需上奏给皇帝,可故人之子,皇帝此前有了吩咐,是以杜荷的委任状送到李世民案头。
“杜荷,杜如晦之子,当年杜如晦病重,朕命你去探病,朕记得你和杜荷见面不是很愉快。”
就杜荷那个傲慢劲儿,能愉快才怪!
李承乾道:“刘善因做事一板一眼,言语交锋上可能会吃亏。臣去鸿胪寺,见过一众官员,杜荷此人,思维敏捷,嘴巴毒辣,也足够傲慢,接待吐蕃来使吃亏的不会是我们。”
李世民道:“还有呢?”
李承乾道:“没了,仅此而已,臣就只看上他那张嘴巴,那股子傲劲儿。”
李世民点点头,道:“杜如晦辅佐朕登基,他的儿子为你所用,也算有始有终。”
“少府监火器试射,臣要去看一看,先告辞了。”